军迷圈

俄勇士表演队飞行员下飞机火了,战机随机登机梯再入视野

军林天下

关注

文|军林天下

近期,俄罗斯勇士表演队飞行员参加珠海航展期间,在到达珠海后下飞机的画面引发了网友的关注,获得关注的原因是一名飞行员直接从座舱“爬”了出来,而且就是登着战斗机蒙皮上的壁板块下的飞机,尽管下面有工作人员用中国最常见的折叠梯“救驾”。一时间,关于战斗机随机登机梯的话题,就再入军迷视野,大家一起来讨论、来辨析、来品读,显得一团和气而又其乐融融。

对于这一组图片,有体贴的网友立马感觉太草率了吧,万一跌倒把脚扭伤了咋办?苏-27机头离地很高呢,感觉没有国内的梯子人性化。当然,也有网友清醒地指出,保障勇士飞行表演队的伊尔-76运输机飞得太慢,专用登机梯当时来不及跟过来。

不过,专业的网友立马指出,这就看出了军机自带登机梯是多么重要。的确,随机登机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自带的用于飞行员上下飞机的可收放登机梯,一般设计成伸缩或者折叠式的结构,不使用的时候,它处于折叠或贴覆状态,作为机体表面结构的一部分,只有在使用时才翻转打开置放在机体一侧。

同时,在登机梯一侧的机身上加装几小块贴覆式可翻转开合的金属蒙皮壁板块,合上时是机身蒙皮的一部分,打开时则与机身表面垂直,作为飞行员登机或者离机时的攀缘扶手兼脚踏板,这样可以使飞行人员不依靠专门的登机梯和地勤人员即可自行迅速登离飞机。

但是,有随机登机梯的大多数飞机都是航母舰载机,其中装备最普遍的当数美军的各军种。比如,F-4"鬼怪"超音速舰载重型战斗轰炸机,其独特的机体左侧进气道口的伸缩杆式随机登机梯和几块贴覆式可翻转机体蒙皮,构成了一套随机登机梯系统,飞行员可以随意自如地上下飞机,只是后座的飞行员同志辛苦一点,还要踩在左侧发动机进气口内侧靠近附面层壁板和进气道顶部的进气口上壁板,才能爬进座舱。

F-4"鬼怪"的登机梯

另外,A-6“入侵者"高亚音速重型舰载攻击机曾是美国海军舰载远程力量的核心,在越战场上曾以超强超重的8吨载弹量而赢得"袖珍B-52”的荣誉,它的小梯子设计可是更加精巧实用,在机身两侧左右进气道的外壁,分别铰接安装了可向下翻转打开的双模预置登机梯,结合进气道外壁上的阶梯结构组成双段登机梯,这样飞行员就可以踩着它迅速登/离飞机,而且是双人分别从机体两侧同时进出。

A-6“入侵者”高亚音速重型舰载攻击机

说到俄罗斯的战斗机,他们的航母舰载机则用梯体直接搭接安置式,梯子一头搭在飞机座舱一侧的机体上,另一头梯脚直接放置在地面或者航母甲板上,优点是结构简单,缺点是需要特殊的接头点扣合锁接装置,否则连接是不牢固的。

俄罗斯的苏-33采用的登机梯

随机登机梯具有不可否认的优势,能为作战飞机带来高度的作战自主性和适应性,能大大简化烦琐的地勤程序,使地勤人员减少体力消耗。我们战斗机目前似乎大多使用场站提供的登机梯,并没有随机携带,希望我国未来的航母舰载机上也能拥有随机登机梯,这符合人机工程学的理论,也能大大加强我军舰载航空兵的战斗力!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