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舟桥车让天堑变通途!战时通行利器

俄乌前线那些事
文|123军情观察室
原标题:万里长江飞渡,我军新型舟桥车让天堑变通途
行军打仗,总会遇到大江大河的阻碍,小的沟沟坎坎,一般可以搭建临时搭建桥梁或使用机械化桥,而当遇到宽度超过50米的大江大河的时候,此时就需要专业化的舟桥设备了。
舟桥,顾名思义,就是用舟连接起来,形成可以渡河的临时桥梁,在我国古代战争中,很多兵书和史书里都记载过使用舟桥,唐朝的《蒲津桥赞》中曾记载到:“连舰千艘,横縆百丈”,更早的《六韬》中也曾多次提到“渡大水”用“飞江”“天潢”等。这都说明了我国早已将舟桥应用在战争行动当中。

当战争进入到热兵器时代后,武器装备的自重越来越大,这也相应的要求舟桥设备进入了金属材质的架桥时代,在二战中,前苏联在反攻纳粹的时候,就曾在东欧平原的众多河网上架设多种舟桥用以通过装甲部队,保障了战役行动的展开。二战以后,随着机械化部队机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军事大国将舟桥装备的自行化提上了要求,最开始是以卡车运输舟桥各装备分段来提高机械化机动能力,后来更是研制出了以履带式、轮式装甲车辆底盘为搭载方式的自行舟桥。
我军以前所拥有的舟桥装备,有普通浮桥和带式浮桥两种,带式浮桥则主要是以铁马XC2200型重型卡车(这个底盘的衍生品还有著名的WZ551也就是ZSL-92轮式步兵战车的底盘)为底盘,用以搭载74式、79式重型舟桥的各个组成部件,是一种半机械化的舟桥装备,此类舟桥有很多优点吃水浅、适应性强、机动性好、架设撤收快、运输车辆少、作业人员少,但也存在着部件庞大,不能直接搭载车辆和架桥车野战,越野能力不足的缺点。

在最近几年,我国通过仿制俄罗斯ПММ-2型履带式重型舟桥车,在ZTZ-96式主战坦克底盘基础上,研制成功了GZM003履带式重型自行舟桥系统,在去年进行的俄罗斯国际军事技能竞赛中,该车通过参与“开阔水域”比赛展示在世人面前,具体性能细节虽然没有公布,但可通过俄罗斯同类装备管窥其具体性能,俄罗斯ПММ-2型履带式重型舟桥车单车自重36吨,陆上最大行驶速度55千米/小时,结合时间6~12分钟,水上航速10千米/小时。通常10辆结合成一个单位,单车形成的门桥最大载重42.5吨,双车可达85吨,三辆组成则可载128吨之多,俄军的装备底盘是落后的T-64坦克底盘,而我军则使用了96式主战坦克的底盘,可以说,GZM003履带式重型自行舟桥相比俄军装备,只好不差,拥有了这样的自行舟桥,我军大量的重型机械化部队恐怕要笑开花了。

GZM003履带式重型自行舟桥也有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体积太大、自重太重,机动速度缓慢,搭配履带式装甲车辆为主的重型机械化部队还算能跟上行军速度,但是对于现在大力推广的轻型轮式机械化部队来说,这样的装备就不是很适合搭配在一起了,可喜的是,就在不久前,一款新的以重型轮式车辆为底盘的自行舟桥已经研制成功,从其外观来看,颇有些像新加坡和日本的同类产品,通过新加坡G3M自行舟桥的性能进行推测,我军此款轮式自行舟桥的负载可达10-15吨,行驶速度可达70-80千米/小时,这一速度已经可以跟上轮式机械化部队的行驶速度了,虽然单车负载尚不足以运输一辆09式轮式步兵战车,但通过双车和三车组成联合门桥来让轮式机械化部队快速通过水域障碍。这样一来,我军目前所有的机械化部队,基本都已经拥有了对于水域障碍的快速通过能力,这在未来的战时,将极大的提高我军在战场的通行和展开速度。(利刃东风破)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