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高科技武器走向全球 核心部件却受制于人

文|全球军事快讯

未来战争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武器装备和人员素质,军队战斗力的提升脱离不了先进的武器,而先进的武器装备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装备制造能力,同济大学教授、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张曙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很多关键工业领域产品的发展,都取决于高端数控机床的发展水平。

请输入图片描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的装备制造整体水平快速提升,随着国防、航空、高铁、汽车和模具等重要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量的大幅增长,我国数控机床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目前仍然处于一个经济转型期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节点,从而反映出的装备制造业在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国的国防工业也尝到了甜头,各种高科技武器都依托于中国强大的装备制造水平,例如先进战机材料加工、大型船舶模块化建造、航空航天特殊材料等等,高级军事科技产业都依托于强大的装备制造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国防工业发展有不平衡也是难免,就像我们的航天搞得世界一流,但是航空发动机一直受制于人,现在我们经济发展起来了应该大量投入,不能像以前那样为了搞业绩糊弄过去。有一句话说的不好听但是很实际,中国出口的装备和自己的装备都面临“心脏病”的问题,中国的科研人员正在积极解决,但是搞科研最实际的就是要投资啊,光靠政府可能活跃度还是不够,我们需要民间的投入,也就是在国防工业体系中加大“军民融合”,逐渐的将能放开的地方让民间资本进到里面来,这种发展模式在社会主义国家来说算是中国首创。

但是反过头来讲,中国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才稳固几年啊?不到20,改革开放才逐渐开始,欧美发展了多少年?一百多年,所以说给中国武器一些理解,给中国国防科研人员一些时间,我们只能靠自己搞,相信他们会给你奇迹。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