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杀手锏成功试射 中国两导弹远超苏俄狂甩美国几条街

军迷圈官微
文|迷彩派
近日,互联网上再度出现了中国空射弹道导弹已经成功进行试射的传闻,有消息人士称,早在2013年该项目就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在试射成功并不算奇怪,由于东风-26体积太大、重量太重,即使是空中加油型的轰-6N挂载也非常困难,因此最有可能的是东风-21系列的改进型号可能性更大。而有军事观察员则认为,鉴于空基武器对体积(尤其是长度)、重量的苛刻要求,中国的空射弹道导弹不能排除是一种全新研制的导弹,并且这一技术如果得到突破,以中国的“风格”,绝不可能只发展一个特定型号,肯定会“家族化”。
其实,空射弹道导弹并不是中国首创,美、苏都曾在冷战时期秘密研发过类似型号。当然,那一时期的空射弹道导弹并非属于常规武器,而是一种空射的、具有洲际射程的核导弹。
比如苏联方面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 “矛隼”空射弹道导弹,弹长10.7米,直径1.6米,射程7500千米,有效载荷1.4吨,携带6枚分导式子弹头,采用内置弹仓装载,图-160轰炸机最大可以载2枚“矛集”导弹。
美国的历次试验都是从运输机“空投”,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空中发射”
反观美国,不管是1974年用C-5“银河”运输机上发射“民兵”I弹道导弹,还是2013年用C-17运输机发射 “空射增程型中程弹道导弹”(eMRBM)。其发射方式都是从货舱中“投放”,而不算真正的“空中发射”。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空射弹道导弹的发展基本陷入了停滞状态。让这类导弹重新进入人们视线的其实并不是传闻中的 “中国空射反舰弹道导弹”,而是俄罗斯最近频繁露面的“匕首”导弹,“匕首”的出现,将空射弹道导弹的概念彻底复活,从俄罗斯公布的照片、视频和演示资料来看,“匕首”射程高达2000公里,不仅可以精确打击地面目标,还可以对大型水面舰只实施打击。
不过,从互联网上零零散散透露出来的消息、以及数张模拟图来看,中国的空射弹道导弹可不像新浪军事抄袭各种军事文章那样,对美俄某种方案的简单“COPY”,而是分出了“梯度”,至少有2个型号,既有“匕首”这样的2000-3000公里左右射程的“小导弹”,也有射程7000-8000公里左右的“大导弹”。
知名军事观察员透露的某型空射弹道导弹,从尺寸看并不是很大
说到这一点,不得不佩服美国的“嗅觉”,早在今年3月6日,美国国防部情报局局长阿什利中将在国会做全球威胁评估汇报时就指出,中国在发展空射弹道导弹,而且有2种型号同时在研,其中一款可能能够携带核弹头。
从中国陆基弹道导弹的发展和功能来看,已经是门类齐全,功能十足了,在中国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出现之前,利用现有的平台(轰-6的改改改型),发展空基弹道导弹,不但能丰富现有的打击体系,更能让中国弹道导弹的威慑和生存能力都上一个大大的台阶。
到时候,第二岛链任何之内想干涉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势力,都要认真掂量掂量中国在空中飞行的弹道导弹梯队。
从另外一张轰-6K挂载弹道导弹示意图来看,显然是一款大型导弹
从现有的打击/拦截方式来看,游弋于空中的弹道导弹发射平台几乎无法破解
在中国的空射弹道面前,俄罗斯的“匕首”更像一个小弟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