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日本人拿下全亚洲第一舰宝座!次世代战舰下水:055成第二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图说军事

7月30日,日本建造的爱宕级改进型驱逐舰首舰27DDG在海洋联合公司横滨事业所矶子工厂下水,舷号DDG-179。27DDG是指平成27年(2015年)采购的导弹驱逐舰。平成28年(2016年),日本国会又批准建造二号舰28DDG。按照日本防卫省的计划,2艘新型驱逐舰的采购预算应该分别在平成27年与平成28年(2016年)的防卫预算中编列,服役时间应该分别在平成31年(2019年)与平成32年(2020年)。为此,防卫省在2014年秋所列的平成27年度防卫预算草案,提出编列2274亿日元(约20.5亿美元)来采购首舰27DDG的整舰和28DDG的“宙斯盾”系统,但在2015年1月实际只编列了首舰27DDG和28DDG的“宙斯盾”系统部分组件的采购预算,总计为1680亿日元(约15.1亿美元)。

2016年,2艘舰的建造费用才批下来,总计1730亿日元(约合15.6亿美元)。这样,2艘舰的服役时间就分别比原计划推迟了一年,首舰将在2020年3月服役,二号舰将在2021年3月服役。日本建造这两艘新型驱逐舰是因为海上自卫队现在有4个护卫队群,却只有6艘“宙斯盾”驱逐舰,不能做到每个护卫队群分到2艘的目标。因此,日本防卫省在《2014-2018年的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中决定再采购2艘“宙斯盾”舰,最终让每个护卫队群拥有2艘“宙斯盾”舰。这样在未来远海作战时,护卫队群的海上区域防空能力将会得到很大加强。而且拥有数量更多的“宙斯盾”舰,海自编组海上编队时的灵活度也将大大提高。

2015年6月,防卫省公布了2艘新的“宙斯盾”舰的首舰27DDG设想图,可以看出其仍旧沿用爱宕级驱逐舰的总体设计,主要改进之处是首次装备从美国引进的协同交战系统(CEC)、加装美制X波段AN/SPQ-9B雷达以提高对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探测能力、整合多功能拖曳线列阵声呐系统(MFTA,可能是美国的AN/SQR-20)、舰载作战指挥系统的水平相当于美国的技术伯克2A技术重启型、“宙斯盾”系统升级到ACB-16的水平(相当于初期版的基线9)、反潜作战系统升级到AN/SQQ-89(V)15的水平,具备结合CEC的“单一传感器海军综合火控-防空”(NIFC-CA)能力、采用复合燃气涡轮电力推进系统(COGLAG)等。

27DDG全长170米,宽22.2米,型深13米,吃水6.4米,标准排水量8200吨,比爱宕级高出500吨,满载排水量10250吨,从而成为日本海自第一艘万吨级驱逐舰。复合燃气涡轮电力推进系统包括4台LM-2500燃气轮机(单台功率33000马力)和2台25000马力的电动机,最大航速30节。舰上采用6000伏高压供电系统,电力来源是3台2500千万发电机。编制舰员340人。

27DDG的大部分武器系统与爱宕级相同,如垂直发射单元为96单元MK41,可装填的导弹包括“标准”2舰空导弹、“标准”3反导导弹、07式反潜导弹;舰炮为1座MK45 Mod4型62倍口径127毫米舰炮;近防武器为2座“密集阵”MK15 Mod25型;反潜鱼雷发射管为2座三联装的68式。但是27DDG的反舰导弹采用了新的17式,舰上设2座四联装发射装置。舰尾设有机库和飞行甲板,可搭载1架SH-60K反潜直升机。

有分析认为,日本建造2艘爱宕级改进型驱逐舰,是为了对抗我海军的055型驱逐舰。这种看法并不准确,因为在日本计划建造2艘爱宕级改进型驱逐舰的时候,我国的055型驱逐舰首舰还没有开工。其实从日本海自的舰艇构成来看,用2艘“宙斯盾”舰来替代2艘老旧的旗风级导弹驱逐舰是必然的事情。再说,现代海战早已不是单舰对抗,而是体系作战,所以2艘爱宕级改进型驱逐舰没机会,也不可能去和我国的055型驱逐舰在海上对轰。不过,日本采购2艘爱宕级改进型驱逐舰,应对我国海军不断增强的实力,这个意图倒是有的。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