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最后的精锐被美军一艘驱逐舰打崩 自此日本再无翻身之地

军迷圈官微
文|兵戎要志
人类的和平之花是靠战争中战士的鲜血灌溉的,在旷日持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数的英雄展现了他们崇高的品质,在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中流尽最后一滴血。塔菲三号护航舰队下属的塞缪尔·罗伯茨号护航驱逐舰军舰本身在美军序列中并不算一艘性能出色的驱逐舰,但却在萨马岛海战中一战成名,被总统嘉奖为"像战列舰一样战斗的护航驱逐舰"。而这艘驱逐舰在萨马岛海战中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击伤了吨位超过自己10倍的巡洋舰,并将日军整个舰队打崩。
时间回到1944年,日本在马里亚纳海战失去了几乎所有的航空精锐之后,本土防御圈本缩到了以菲律宾-台湾-琉球-本州为防御线的最后防御圈。按照美军作战计划,美军将集结兵力剑指菲律宾,而日本在了解到美军作战意图后,以小泽的航母舰队为诱饵,意图以战列舰舰队逼迫美军回到对峙阶段。
在巴拉望水道和希布延海战结束后,日军联合舰队残余的战列舰舰队在萨马岛附近发现了"敌人航母主力舰队",并全速追击。然而这个"航母舰队"事实上只是由3艘弗莱彻级驱逐舰、5艘护航驱逐舰和6艘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组成的塔菲三号护航舰队。
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军高速战列舰分队,塔菲三号平均18节的航速根本无法逃脱。为了掩护六艘护航航母,为航母放飞舰载机取得宝贵的时间,塔菲三号的约翰斯顿号、霍埃尔号和塞缪尔罗伯茨号自愿调转船头,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毫不畏惧的发起了冲锋。
塞缪尔·罗伯茨号是一艘护航驱逐舰,其主要武器仅为两座127mm炮塔和三枚鱼雷。而且速度也非常的慢,最大速度只为24节。该舰的名字来源于在瓜岛战役中舍身拯救队友的一名海军士兵,而这艘军舰此时携带着这位英勇无畏的士兵的灵魂,开启了最大功率的过载,以28节的速度冲向日军全是万吨级战列舰的舰群中。
由于船只较小,且日军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航母身上,罗伯茨号瞄准了高速突入的鸟海号巡洋舰—一艘排水量超过11000吨的重巡洋舰。由于罗伯茨号驱逐舰性能上的原因,舰长在全舰广播上这样说道"我们将进行一次鱼雷攻击,虽然预计效果并不乐观,但是我们仍会恪尽职责"。在抵近到不足5公里的距离上时,罗伯茨发射了鱼雷,并成功的命中了鸟海号,将其重伤。
鱼雷攻击成功之后,罗伯茨号发现了正在向航母开火的日本筑摩号巡洋舰。为了保护航母,塞缪尔号使用主炮向筑摩号疯狂输出火力,两门127mm炮发射了不计其数的穿甲弹、高爆弹、甚至还有防空破片弹和信号弹,将筑摩号的舰桥和火炮指挥仪完全摧毁。
这样一艘在日军舰队中大杀四方的小驱逐舰吸引了整个舰队的火力,包括大和号和金刚号在内的主力舰纷纷发射大口径舰炮,在火力瞬间密集了几倍的弹雨中,罗伯茨号依旧如狂风暴雨中的海燕,与整个舰队进行着抗争。在将近两小时的激战过后,罗伯茨被一枚大口径炮弹直接击中,这艘只有1000吨的小驱逐舰被直接撕碎。
这艘军舰表现出的无畏鼓舞了所有的美国海军舰艇,同时也让日本舰队指挥官栗田健男错误的判断美军主力就在附近,随后下令撤退。这些英勇无畏的驱逐舰面对数十倍的强敌也从不畏惧,为美军随后在圣贝纳迪诺海峡胖揍日军他们奠定了基础。
此战役之后,日军的五艘战列舰除了大和号外,其余全部丧失战斗力。而塔菲三号全体成员因为英勇无畏的战斗,在战斗之后获得了总统嘉奖,并被后人永远铭记。时至今日,仍旧有名为塞缪尔·罗伯茨的军舰航行在大洋之上,携带着名字所蕴含的英勇无畏的精神,向着自由坚定航行着。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