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中国人还研制过这么一种怪枪!

军迷圈官微
文|战驴212
文/点滴金戈
很多军迷喜欢枪,很多枪战游戏迷(比如玩“吃鸡”的)也很喜欢聊枪。很多时候一说起枪的话题,游戏迷可能比军迷话还多。那么怎么去区分爱枪的军迷和不喜欢军事但爱玩枪战游戏的游戏迷呢?笔者的建议是:找几张不大知名的老枪图片让他们去分辨,爱枪的军迷能把很多旧枪研究透写出一篇专业文章来,至于枪战游戏迷,他们顶多看得出来枪的型号,再细的情报就非常有限了。
比如放出上面这张图片,问他们这是什么武器,哪国研制的。很多人就不容易说出来话了。因为这款枪实在很怪异,看上面像普通的半自动步枪,可下面还装了一个形似AK-47上弄来的弹匣。而且这支枪的公开资料比较少,游戏里更没有什么出场机会。但真正的铁杆军迷是能够看出来的,这就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型突击步枪,正式型号为63式自动步枪。
说起中国的突击步枪,一般人可能会认为56式冲锋枪(实为突击步枪)才算第一型。但严格来说,56式冲锋枪属于AK-47的中国引进生产型号,不算国内资助研制的武器,看上去更古老的63式步枪才是。
图为演习中的解放军士兵手持63式步枪
当年新中国在建立轻武器工业时,主要的两型生产武器就是引进苏联的SKS(国产型号即56式半自动步枪)和AK-47来国产化。因此在准备自制突击步枪时,这两个型号提供了较多的参考。63式步枪就是国内枪械部门试图将两种枪的优点结合一体的产物,半自动化步枪的射程远、精度高、威力较大,但射速较慢,体积和重量也较大;突击步枪的射速快,携带灵活,威力和射程比冲锋枪强,但不及半自动步枪。于是63式步枪就带着混血的特点诞生了。说它是突击步枪,似乎有点不够“正宗”。
图为手持63式步枪的中国民兵人员
63式步枪出现后,曾作为军援物资参加过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抗苏)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也有过参与。从实战表现看它确实体现了两种武器结合的一些优势,但同时很多不足也显现了出来,比如可靠性不足(主要原因和六七十年代的特殊环境影响有关)易出故障,枪身过长同时枪托无法折叠不易便携,在丛林等非开阔地带中近距离交战使用不便,而且不方便与56式冲锋枪通用弹匣。在国内开发出性能更出色的81式自动步枪后,63式步枪很快退出军队行列,除外销产品外国内存货主要保存在民兵等部门。
那么81式步枪又为什么取代了63式步枪呢?这就要说到战后现代战争形态的影响了,二战时期步兵经常需要步行作战,而且常见的作战形态是在野外开阔地交战,因此步枪要求精度高、射程远、射速和便携性要求不是很突出。冷战时期,步枪的使用环境变化较大,因步兵战车大量出现,步兵步行作战变少,城市、丛林等中近距离交战地位上升,步枪的射程要求开始下降,高射速和便携性要求上升,因此出现了AK-47为代表的突击步枪,81式步枪也是这种思维的产物。这样一看63式步枪,会发现它有点生不逢时,如果早出现15-20年,它有很大可能成为一代经典。在突击步枪开始崛起的60年代出现,反而预示了其并不乐观的命运。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