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该坦克重120吨,全球仅有一辆,但在中国东北被炸毁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情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苏联和英美都认真考虑过建造超重型坦克,比较著名的例子有德国的鼠式坦克和英国的A39“土龟”突击坦克等,而在地球另一端的日本也开展过相关超重型坦克的计划。虽说在二战主要交战国中,日本的装甲兵器是质量最差的(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的M4“谢尔曼”重型坦克在欧洲战场被德国人吊打,却能在太平洋横扫日本所有装甲载具的原因),但随着对其它国家装甲兵器认识的加深,眼高手低的日本人不得不开展了对装甲武器的一系列深入研究,而超重型坦克正是其中主要项目之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多炮塔的概念整整日上,而英国和苏联已经分别在这方面展开了自己的尝试,不过在德国对苏联的闪击战中,以T-28、T-35为首的多炮塔坦克在实战中暴露了很多缺点,随后单炮塔坦克便占据了绝对主流,不过死心眼的日本人没挨过揍,依然坚持认为“多炮塔就是火力强”!于是一款重量达到120吨的O-I超重型坦克的研发计划就此展开。

事实上O-I并不是日本第一款超重坦克,其是基于100式超重型战车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在外观方面,O-I继承了日本坦克传统的直线和箱型设计(由此看出日本对于装甲兵器设计思维之落后),其悬挂系统由八个车轮组成,贯穿了整个车体侧面,其侧面还设计了裙板用以保护。为了容纳更多的武器,日本人在O-I的主炮塔前方还设计了一对较小的炮塔,其位于车体后部的动力系统包括两台川崎BMW水冷V型12气缸柴油机,总功率为1100马力。

从尺寸上来看,O-I型长度为10米,宽4.2米,高度4米,车体首上装甲厚度为200毫米左右,战斗全重120吨。此外O-I安装了一门105毫米主炮和两门47毫米反坦克炮,另外还有一些97、式机枪用于防御步兵。由于其坦克炮是由野战炮改进而来,因此,穿甲能力非常惊人。除此之外O-I超重型坦克的最大时速只有20公里每小时出头,因此,综合看来,日本人对超重型坦克的发展思维还相当幼稚,其战斗力根本无法与同期的别国坦克同日而语。

退一万步说,O-I即使进入量产阶段大规模服役,其在盟军绝对的空中优势之下是个毫无悬念的活靶子。日本在投降之前只造出了一辆O-I坦克的原型车,不过很多史学家都质疑这个原型车究竟有没有造完整,根据日本方面的资料来看,唯一生产出来的O-I于1944年底被送往当时还在日本统治下的东北进行测试,不过随着战场形势的恶化,日本已经没工夫去开发新武器了,最终这辆唯一的O-I原型车在日本投降之前被炸毁,如今我们只能从零星的历史资料中还原这款失败的“昭和肥宅”!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