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二战冲锋枪风靡世界 日本为何不大量生产?只因一奇葩理由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精英出鞘

相信大家在看二战相关影片时,不管是国内的还是美国太平洋战争系列,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何日军不大量装备冲锋枪?相较于其他工业国,如德国装备了大量的MP38和MP40,美国制造了大量的汤姆逊,他们冲锋枪产量达到百万支的级别,而日本生产的南部百式冲锋枪,生产数量却只有数万支。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恐怕是日本人脑子比较轴的缘故吧。众所周知,在交战期间,各军事国首先会提升的就是冲锋枪的产量。原因无他,冲锋枪突击火力强,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举例来说,德国人的MP38或是STG44的造价甚至比98K毛瑟步枪都要便宜。

而日本人过轴的脑子就不这么想了,据悉日本研制冲锋枪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可以部分替代机枪火力,这样就给武器设计提出了离谱的要求,比如在1935年开发南部式一型时,就要求该冲锋枪能够打死700米外、身穿防寒服的敌军士兵。

也因此,装备陆军的南部百式冲锋枪有效射程为120米,但标尺的距离竟然有1200米。不过不得不说,相较于MP38等冲锋枪,日本设计的南部系列在射击精度、射程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最终,由于日本人设计冲锋枪的思路,跟其他国家不太一样,这样的标新立异,也让其生产该类枪械的成本居高不下。资料显示,一把百式冲锋枪的价格达到了上百元,以这样的价格,可生产出4支三八大盖、或4支STG44或者一挺MG42机枪。

特别在战争末期,日本的军工生产能力已经捉襟见肘,如果大家是当时的军工部长,你们会作何选择呢?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