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几乎开挂的枪:别的枪换三次弹匣 它只需换一次

军迷圈官微
文|谷火平
关于弹匣,大家都不陌生。弹匣是一种供弹装置,可拆卸,其作用就是为武器供弹。对于弹匣的外形,最为常见的就是“盒型”,一般的手枪,步枪或者冲锋枪,都是使用盒形弹匣,如AK-47,柯尔特M2000等等。除了盒形弹匣,弹鼓也是常见的弹匣类型,最著名的就是PPSH-41式7.62毫米冲锋枪,它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波波沙”。但是,有一种弹匣,外形相当独特,那就是螺旋式弹筒,使用这种弹筒的武器,最著名的就是卡利科轻武器系统公司(Calico Light Weapon Systems)设计的卡利科枪族。
这一奇特枪族的诞生,是“弹匣设计”发展的结果。提到弹匣,人们最为关注的就是弹匣的容量。提到弹匣容量,有人认为弹匣装弹越多越好,因为弹匣装弹少,则火力持续性不足;而弹匣容量大了,就意味着弹匣体积增大,士兵的使用将会变得很不灵活。因此,弹匣的装弹量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就拿机枪举例,经过反复试验,各国普遍认为弹匣供弹30发左右最为合适,因此,我们常见到的就是30发盒形弹匣。
那有没有一种“体型小、供弹足”的弹匣呢?答案是:有。这就是上文提到的卡利科枪族的螺旋弹筒。这种螺旋弹筒一般安装在枪身上部,成长条形,与枪身融为一体。从外形上,没有特别的夸张的部件外延,因此,使用过程中,不会影响战士的战术动作。与此同时,螺旋弹筒的装弹量惊人。1985年5月1日,第一支卡利科步枪原型枪试制成功,其是一种.22 LR口径的卡宾枪,其螺旋式大容量弹匣的装弹量达到了惊人的100发。有了如此大的弹容量,该武器的火力就十分强悍,试想,一款体型不大的武器,却可以进行火力压制,在战场上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其是,对于这种螺旋式弹筒机枪,并不是美国所独有,我国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研制成功。我国的首款螺旋式弹筒机枪,初期被命名为QC-9微型冲锋枪,在正式量产后被命名为CS/LS06式9毫米轻型冲锋枪。该枪的研制起始于2001年,首次向公众公开其消息,是在2002年《兵器知识》第8期,该枪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下属的重庆长风机器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生产。
我国的螺旋弹筒技术完由自己设计,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与国“卡利科”的前端供弹口式弹筒不同,国产CS/LS06式9毫米轻型冲锋枪的螺旋弹筒是从上往下供弹,容量55发,采用8条螺旋形导槽的输弹滚轮,减少了槽内的枪弹沿内壁的螺旋导板向前运动时的阻力,相比美国的卡利科,供弹更加可靠,卡壳几率大大的缩小。
更为先进的是,弹筒的材料由原来的钢制不透明材料改为透明塑料材料,余弹状态完全可以被观测到,士兵使用起来更加从容。可以说,我国的螺旋式弹筒机枪,相比卡利科枪族更为先进。
可以说,美国有的,我们也有,而且更好!(利刃/张阳)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