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坦克最怕的既非飞机也非导弹,有把铁锹你就有可能干掉它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啮花熊

坦克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已经统治陆战百年,虽然有不少缺点,但坦克仍是目前地面战争中攻防最为平衡的突击兵器。不过看似坚不可摧的坦克也有不少克星,上有攻击机,中有武直,下有反坦克导弹,地里面可能还埋有反坦克地雷,战场上的风险却是不可预期。不过坦克最烦的还是那些沟沟坎坎,有时候不上战场也会翻车·····

前几天刚刚出事故的梅卡瓦4,冲下坡的时候被卡住了

坦克是为了克服一战典型的战壕和铁丝网而生的,两条(有时候也会有四条)履带赋予了它强悍的越野机动性,说它会被沟沟坎坎放倒,你肯定不太信。但其实坦克的越野性能和通过性能强悍也是有限度的,如果壕沟和障碍物足够宽足够高,还是能够有效制约坦克的机动。所以在坦克的基础性能中就有越壕宽度、垂直过障高度和最大行驶坡度三项指标。其中越壕能力主要跟坦克的履带长度、车体前端设计以及重心高度等参数有关。

正在翻越反坦克壕的丘吉尔坦克,注意其利用柴捆来作为辅助工具

反坦克壕是战壕的一种变形,主要用来限制坦克的机动从而拖延敌军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反坦克壕通常都挖的非常深、非常宽,并在两边保持一定的高度差,有条件的还会埋上地雷等爆炸物,增加破坏坦克的几率。反坦克壕很难直接毁坏坦克,但通过限制坦克的机动,一方面能阻止坦克迅速突破防线,另一方面也给了步兵接近坦克寻找击毁的机会。

KV-2就是重心控制奇差的典型,这导致其很容易翻车

坦克的越壕能力虽然一开始就深受重视,但最初大家都没啥经验,该怎么设计还真有一番计较。一战中比较典型的是英法两国的坦克,英国的MK系列一水的菱形过顶履带设计,虽然无法体型庞大,但是通过性能确实很好,可有克服大部分障碍物。相比之下,法国的施耐德坦克和圣沙蒙坦克就逊色的多,两者延续了履带式拖拉机的设计,虽然这种常规设计可以为坦克提供更多可能,但过短的履带使得这两位的通过性都很差,特别是身体奇长无比的圣沙蒙坦克,一不小心就会被壕沟两头架起来。

被反坦克壕卡住后击毁的施耐德坦克

圣沙蒙的车体远远长于底盘,很容易就会被壕沟卡住

相比之下,法国在战争末期设计的雷诺M1917坦克就科学得多,虽然车体短小,但其车后安装了一个翘板,可以弥补车体过短的缺陷。最重要的是它虽然采用了常规设计,但悬挂和履带设计都比之前两位大哥先进得多,加上车体重心低,在越过反坦克壕时不会一头栽下来把自己卡住。雷诺坦克奠定了现代坦克的基本结构,在它之后虽然仍有过顶履带这种落后设计出现,但基本是昙花一现,而且坦克的高度和重心也都得到了精心控制,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越过战场上那些形形色色的壕沟。

1944年罗马尼亚政府发动男女老少挖反坦克壕阻挡苏军进攻

说完反坦克壕,我们再来聊聊沟沟坎坎中的后半部分,即反坦克障碍。最常见的反坦克障碍有三角形反坦克锥、角铁制作的反坦克拒马、反坦克水泥墩等。其中三角形反坦克锥较为复杂,这种反坦克锥由混泥土浇筑而成,高度一般在半米以上,最大的有一人多高,由于是放倒的三棱柱,所以很难被坦克推开,而半米以上的高度又让坦克难以越过,所以只能靠工兵爆破开路。

瑞士在上世纪30年代建造的反坦克锥,布置在德瑞边境上

反坦克拒马和反坦克水泥墩要简单的多,前者是用角铁或型钢交叉焊接或捆绑的障碍物,其实拒马的历史很悠久,但传统的拒马是木质的,很难阻挡坦克的行动,为了反坦克只能换成钢制材料。反坦克拒马相比反坦克锥,制造工期短,有钢材生产能力的国家就地取材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而且反坦克拒马很难通过爆破来破坏,其在爆炸中即便翻滚也依然矗立,只有通过大马力的推土机或者破障车才能清扫。

典型的反坦克拒马,这种设备不仅仅限制了坦克的机动,还避免让地方步兵当成掩体

反坦克水泥墩也叫障碍矮墙,就是用混凝土和钢筋构筑的长条形障碍物,这是利用地面高差来阻挡坦克行进的障碍物。反坦克水泥墩一般高度在50-90厘米左右,虽然不能限制步兵机动,但对于坦克来说就非常麻烦了。由于水泥墩和土墙等障碍修建在一起,即便是爆破和炮击也很难造成彻底破坏,只能搭建临时坡面通过,不过这个过程很容易遭到袭击,而且耗费时间也不短。

典型的反坦克水泥墩

说到反坦克水泥墩,最经典的就是韩国陆军K1A1坦克的经历了,K1A1坦克过水泥墩的视频应该被我国网友刷了不知多少遍。其实K1A1完全可以越过那道障碍,只是当时地面泥泞湿滑,坦克后半部分的履带无法提供足够的推力,而坦克炮塔又按照规定转向侧面,导致坦克卡在水泥墩上迟迟不能动弹。另外驾驶员的经验不足也是导致尴尬的原因之一,他在越障时过分减慢了速度,导致后面试图加速翻越失去了可能。

被卡住的K1主战坦克

除了以上构筑的反坦克工事外,斜坡和泥坑也是坦克的大敌,坡度过大坦克无法翻越,驾驶粗心还会出现翻车;而泥坑一眼看不清深浅,一不小心就会让坦克深陷其中。

翻下坡面的M1A1 主战坦克

陷入泥坑的T-80BV坦克

其实翻越沟坎、坡面行驶和跨越各类障碍一直是坦克训练中的基础科目,这一点从俄罗斯举办的坦克大赛也能看出,俄方极度重视坦克的越野行驶表现。而坦克一旦遭遇无法跨越的障碍,或者在遇到复杂情况出现翻车等意外后,就要及时联系工兵或抢修部队。这样的训练也是演习场上必备的科目,坦克在遭遇障碍或者意外时,严重受损的几率很低,但如果不能让坦克恢复行动能力,就会在短时间内损失突击兵力。

坦克架桥车是遭遇障碍时最好的帮手

坦克抢修车能第一时间帮助坦克恢复行动能力

坦克破障车可以应付那些挡路的障碍物

要想击毁一辆坦克很难,但要让它动弹不得却又很容易,理论上你只要一把铁锹就可以挖出让坦克无法跨越的障碍,当然前提是你的吃得了苦········

这里是啮花熊的防务观察,本文系军事自媒体号“啮花熊”原创,首发于腾讯企鹅号,未经允许禁止其他媒体或平台转载。本熊每天都会为诸君带来不同的军事解读和装备分析,喜欢就加个关注吧!关注“啮花熊防务观察”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军事资讯。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