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歼20总师杨伟称:中国正研制六代机将有大动作弯道超车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图说军事

3月13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首次播出了歼-20总设计师杨伟的专访视频,视频中杨伟介绍到,“目前歼-20战斗机已经进入到中国空军的一线作战部队,这都标志着歼-20战斗机实现了真正的作战能力,但我们不会就此停下脚步,目前就在歼-20战斗机在部队形成作战能力的同时,我们也会不断地发展自身的技术能力,不断优化歼-20下一代阶段的改进型号的提升,另一方面我们也不会放弃进行跨越式发展,也就是俗称的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制工作(按照我国标准下一代战斗机是指五代机,按照国家上的标准下一代战斗机是指六代机)”。军事专家雷泽先生告诉记者,这是歼20总师首次明确指出我国正在发展新一代战斗机,并且这型战斗机将实现多方面的技术飞跃,一个方面是继续推进机械化,也就是材料技术、发动机技术和武器技术的追赶,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实现超越。

军事专家告诉记者,这里的超越就是指我们下一代战斗机将实现“云空战”能力(日本在2015年也提出其I3战斗机的“云射击”概念),通过有人和无人作战飞机的互联互通和转移操作,实现一架战斗机等于一个作战团队的效果,在此之前,杨伟在一次技术报告会上认为,我国下一代战斗机将以更高的隐身能力、更强大的信息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来实现技术超越,在他看来,战斗机超音速巡航速度与高机动能力为王的时代正在逐渐远去,随着一系列信息技术和理念的进步,信息化、智能化已经取代高机动能力成为未来空战的主要发展方向,而我们在这下一代战机的信息化上将有大动作。其实这是杨伟明确指出,我国六代机研制就不会是一种所谓高空高速甚至空天一体的战斗机,而是立足于信息化、智能化为基础的拥有极强隐身能力的综合作战平台,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融合,战斗机控制其他无人机,甚至是其他战斗机,就不再是梦想而将是现实。

军事专家告诉记者,目前美国空军和海军研制的六代机方案将六代机的指标和能力特征归纳为5S标准:即超飞行能力(Super Flight Capability)、超隐身能力(Super Stealth Capability)、超感知能力(Super AwarenessCapability)、超打击能力(Super Strike Capability)和超协同能力(Super Cooperate Capability),这其中后四项是中国六代机发展的关键,在动力技术明显落后美国六代机的情况下,军事专家雷泽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发展思路,“拼发动机我们暂时没有这个能力,但是信息化能力这方面我们的差距不大,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在他看来,我国六代机在航电系统方面,将突出网络协同作战。通过使用更加先进、更加综合化的航电系统,第六代战斗机可以把探测、跟踪、瞄准、攻击等任务在不同的平台之间相互协调与优化,进而实现网络协同作战。

2015年以来,我国科研单位就提出了覆盖海上、空中和太空的数据共享概念,将其形象地称为“云空战”,这个概念有点类似于“云计算”,通过利用指挥控制与情报、监视与侦察网络快速交换,来自各个领域传感器和射手之间任何来源的数据,整合各个作战系统的作战力量,从而增强它们的效能并获得规模效益,这个时候,100架战斗机就是1000架战斗机的作战效能,目前,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通过10至20年时间为现役作战平台发展出一种新的力量倍增器。而作为反应速度最为迅速的军种,而实际上“云空战”的最直接受益者将是空军单位。

目前,在“云空战”概念中强调下一代战斗机的最关键因素是信息“融合”。当前世界各国在研制第六代战斗机时,无一例外的将隐身性能视作决定性因素或者参考标准。而未来六代机与五代机协同作战时,与第六代战斗机信息融合的重要性也应受到同样足够的重视,军事专家雷泽告诉记者,“云空战”概念,核心理念是海、空、天、网络层的跨域协同,强调多域虚拟存在、高度融合与自然聚散。

例如,在无人机自主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无人机与有人驾驶的六代机协同作战,利用有人机战术决策上的灵活优势,可以极大地提高作战效能,目前正在发展的歼20战斗机与某型无人机编队技术就是这一技术的实际例子,未来战斗机驾驶员可以直接对无人机的飞行和作战进行互联互通,无人机在战斗机的前方进行侦察、诱饵、打击认为,让战斗机和无人机群变成一个“空中舰队”。目前,中国和美国的“云空战”概念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其发展是跳跃式的,正在研制的某型作战系统将与几年后的验证机一同接受考验。

推荐阅读:震惊!美国在南海最大对手竟不是中国海军,一看见就望风而逃  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