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耐用的坦克:不用拖车运 自己高速飙上世界屋脊

军迷圈
文|谷火平
近日,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公开发文称,"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研究所某装备试验保障队赴西藏执行试验保障任务,这是研究所在高原高寒地区开战装备试验时间最长,海拔最高的一次。"
是哪款新型陆地装备能用如此之久的时间进行试验?据该文的公开图片和细节分析,笔者认定"它"就是中国陆军未来的"革命级装备",新轻坦。
图为早些时候在川藏线上被拍摄到的"新轻坦"。
根据北方车辆研究所的原文所称,"部队首长对该装备刮目相看,'以前的高原装备都是通过汽车平板(坦克拖车,笔者注)运往目的地,就算是短途行军也不敢高速行驶,而这款装备是全程高速行驶,没有出现大的故障,充分证明了它在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
而纵观中国陆军创设以来,曾经在高原公路上"狂飙"过的主战装备,也就只有新轻坦这一种了。
图为由泰安特车TA4360驮着上高原的96式主战坦克。
在高原地区,由于较低的气压,所有的发动机都会面临功率下降的情况。因此,被设计用在传统地区进行机动的坦克等履带式装甲车辆,在高原地区行动时必然会出现各种预想不到的故障。
譬如同样部署在高原地区的印度陆军T-72M1坦克,在抵达高原之后几乎就无法动弹,只能在防区上做个不能机动的碉堡,战斗力自然是大打折扣。
至于靠自身机动能力上高原,那更是无稽之谈。更何况在平原地区,绝大多数的履带式装甲车辆为节约摩托小时,都是使用军用的坦克拖车或民用的拖板车进行机动。
图为在高原地区做测试的"新轻坦"。
而从"全程高速行驶"和"没有出现大的故障"这两个描述来看,新轻坦至少进行了一次不打折扣的,接近战备状况的进藏行驶,且途中没有脱离过寻常部队和民间设施提供的维护保障,出现过需要特殊处理甚至送回原厂的故障。
换句话说,那就是在战时,新轻坦只需要更换易损件和加注燃油,就可以凭借自身的履带和发动机开上高原,赶赴战场,就单凭这一点,新轻坦的战略意义就已经超越了高原周边国家曾经拥有过的,任何一款陆地兵器。
图为负责"黑鹰"直升机进藏的,同样购自美国的C-130运输机。
由于其极低的气压,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的战争有着和其它地区的战争不一样的特殊形态。即便是S-70C"黑鹰"这种优秀的通用直升机,在跨越青藏高原的门槛时也必须借助运输机。除此之外,枪械和火炮的膛压会过大,液压悬挂和液压杆的压力筒会承受比平原地区更大的相对压力而爆裂,这也就是"新轻坦"最终放弃使用液气悬挂,转而使用传统而更可靠的扭杆弹簧悬挂的原因。
图为中国北方工业的VN-17步兵战车,该车和"新轻坦"使用了同样的底盘。
以高规格诞生的新轻坦在高原地区能自由活动,这就意味着当它在其它低海拔地区作战时,拥有比寻常装甲车辆远高得多的单位功率,也就拥有骇人的机动性,在东南方的丘陵和水网地区、乃至低纬度的酷热地带、北方的严寒地带都不会面临工况不足的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陆军的下一代履带式主战装备都会基于新轻坦进行研发,也正如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文内"战区专家考评团"的评价,"这是一款实用,好用,管用的装备,在特殊时期起到了扬国威,提士气的作用。"(利刃)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