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拥有美军强大的后勤,中国远征军用这种装备就能吊打日军

军迷圈
文|宋毅战争史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黄浦江下,无授权禁转!
反坦克炮是一种弹道低伸,侵彻装甲威力大的火炮,它主要用于平射毁伤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在民国时期我国一般将其称之为战车防御炮。当pak35/36型反坦克炮服役后,反坦克炮这个词语便深深的印入各国军事家的大脑中,很快,法国,英国,苏联也都开始研制自己的反坦克炮,而美国也不例外。
(pak35/36型反坦克炮)
但问题是,美国并不是一个陆军火炮设计强国,在研制反坦克炮时遇到了很多麻烦,就在这个时候,西班牙内战爆发了,而作为反叛军的盟友德国,随后就援助了包括pak35/36型战防炮,FLAK18型高射炮在内的大批武器给佛朗哥的军队,于是美国通过外交途径获得了2门pak35/36型战防炮作为反坦克炮研制的蓝本,起初美国陆军打算装备口径更大的反坦克炮,但是经过测试后发现,37mm是最适合士兵操作的火炮口径,处于搬运便利角度的考虑,最后美军决定仍然沿用德国口径,1938年年底,第一门反坦克炮生产完成,经过测试后,迅速被确定为制式火炮,定名为M3型反坦克炮。
(M3型反坦克炮)
M3型反坦克炮重417公斤,最大射程6.9km,发射穿甲弹时可在900米的距离上击穿53mm的钢板,威力可谓十分巨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M3型反坦克炮装备于步兵营反坦克炮排,每排装备4门反坦克炮,采用吉普车牵引,但是遗憾的是,在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武器迅速更新,战前的37mm反坦克炮已经无法应对新型坦克了,因此在欧洲战场上M3型反坦克炮只服役了一年时间,便被全新的M1型57mm反坦克炮所取代。
(M1型57mm反坦克炮)
除了美国自用外,M3型反坦克炮作为租借法案的重要物资援助给了很多国家,入苏联,英国,自由法国等,这些国家中,最重要的便是中国,1941-1945年,根据租借法案,美国援助1669门M3型反坦克炮给中国,装备于驻印军和远征军,前者每团装备8门,后者每团装备4门。
(1944年12月10日那次战斗被击毁的日军坦克)
(滇西战场上的战防炮部队)
在亚洲战场,日本坦克陈旧落后,防御力极差无比,中国军队使用轻便灵活的反坦克炮,往往能给与其以致命打击,在缅甸战场,驻印军部队凭借美式后勤,在强大战防炮部队的支援下,接连击溃日军战车部队,1944年12月10日的八莫战场上,新38师第112团第3营在战防炮部队的支援下,一次便击毁了10辆日军坦克,战果非常出色。而在滇西战场上,日军已无可用的战车,此时美援M3型反坦克炮便作为工事摧毁炮使用,反坦克炮射击精度很,往往只需数发便能打哑日军据点,随后喷火兵一拥而上,迅速烧毁据点,加速了日军的败亡。参考资料:《火炮历史的见证》《抗战陆军武备图志》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