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海军要抓大鱼了?密集的反潜网让美军核潜艇插翅难逃

军迷圈

关注

文|军评陈光文

美军核潜艇常常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中国近海侦察

随着进一步向国外投放力量,中国正在浩瀚的太平洋建设水下传感器网络,以探测潜艇,同时加强海军的能力。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月29日发表《中国有一个在太平洋深处发现美国海军潜艇的计划》的文章称,几十年来,美国海军一直在全世界的海洋中搜集这种数据,近年来开始借助于无人驾驶的水下滑翔机。2016年,中国捕获了一台在南中国海国际海域开展活动的美国滑翔机,引发了一起国际事件。鉴于美国新政府更具对抗性,而且美国海军加强了在南海的巡逻,中国寻求迅速提升其深海数据收集能力。

中国航母编队的最大威胁就来自美军核潜艇

在国际军事界,每当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紧张时,美军高层总是很自信的认为,美军可以利用中国反潜能力的弱项,对中国实施水下渗透与攻击。言外之意,就是虽然中国已建成了可靠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战略,能迫使美军航母不能接近中国海岸线1500公里范围内,但是凭借强大的水下核潜艇优势,美军仍能够对中国进行巨大杀伤。特别是美军的攻击型核潜艇和巡航导弹核潜艇,就会在中国海军的眼皮底下,发动毁灭性的导弹打击而自身却很安全。

立体反潜网是对付美核潜艇最有用的武器

这一点,中国不是不明白,但因为之前欠账太多,所以弥补这一短板需要时间。公开信息显示,在A2/AD战略成型后,中国对反潜战的重视程度空前上升,高新-6(运-8Q)远程反潜巡逻机、分布中国近海主要海域的SOSUS系统(海底反潜声呐阵)、054AF和056A反潜护卫舰、直-8/9F和卡-28反潜直升机以及鱼-8反潜导弹等纷纷服役,同时,中国还发射了多枚具有追踪美军核潜艇能力的海洋监视卫星。如今,在上述基础上,中国还在一些重点地区,如日本重要的港口、关岛、西太平洋海底400米处、第一岛链等关键节点上,也部署了先进的水声传感器,这样就组成了点面结合的亚太海洋观测水下实时数据网。

关岛阿普拉军港外也被中国布设了声呐阵

而这些传感器能通过秘密部署的大量太阳能浮标连续不断地向卫星发送数据,然后将搜集到的信息传送到3个情报中心进行分析并输入海军作战数据库,从而为中国潜艇部队和反潜作战力量提供了第一手的反潜资料。可是,现在,中国又为上述反潜网络提供了新的生力军,这就是最近很热的有关中国试验12台“海翼1000”水下滑翔机集群组网观测的报道。据称,其中一台水下滑翔机创造了91天续航时间和1884公里续航距离,共采集488个剖面数据,可以想象12台得到的数据就超过了5800个。

美军舰艇到哪里都逃不过中国的眼睛

分析认为,中国海军需要更加先进的反潜网络来监控美日潜艇活动,即可弥补自己长期的短板又能确保自己水下安全,当然也可助力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现在,中国在立体反潜作战方面的迅速成长,再加上日益稳固的A2/AD战略,这将让中国的海上空中、海面和水下各方面全部得到安全保证。可以相信,只要中国补齐了这块最大的短板,就能基本抵消美军的潜艇优势,这样不管是美军的航母还是潜艇都不敢再冒险轻易靠近中国近海,而中国海军在毫无顾虑的前提下发挥出最强的战斗力。

(军评陈光文撰于2018.01.31)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