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最适合中国军队的坦克是哪一款?

军迷圈
文|深度军事
二战中最适合中国军队的坦克是哪一款?
李三万
摘要:假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队有足够的财力,并且能够购买到各国的坦克,那么最适合当时中国军队的坦克会是哪一款呢?
图1:苏联的T26轻型坦克最适合当时的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正是坦克空前发展的时候,坦克的型号可谓层出不穷。小编对很多款坦克进行了综合考量,看下来最适合当时中国军队的还是苏联的T-26坦克!
德国的II号、III号坦克价格不低,而且制造精良,中国士兵当年大都是文盲,使用德系坦克,维护修理估计很难。苏联的T-34,美国的“谢尔曼”甚至德国的“虎”式坦克都不适合中国,主要是车重太大,国内的道路难以承受,中国可不比欧洲有这么多公路。日本为何坦克都是又小又轻?就是因为这样最适合亚洲战场,虽然也有本身资源相对贫弱的问题。而且T-26不但价格低廉,又有苏联货一贯的特点,皮实,维修保养简单。当然也容易出故障,完好率方面不如美国的“谢尔曼”。
T-26是最早大量装备苏联军队的坦克。苏联在自身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引进少量英国“维克斯”坦克为蓝本加以改进制造而成,1931年正式定型,1932年装备苏联红军。T-26轻型坦克和BT-7快速坦克都是苏联红军坦克部队早期的主力装备。T-26的火力大大高于德国的I号坦克,而且超过了II号坦克,达到甚至超过了德国早期的III号(都只装了37毫米坦克炮)的水平,这款坦克足够应付日军的95式“豆”坦克和97式中型坦克了!当然按照欧洲的标准来看,97式也只能算是轻型坦克。
图2:日本的97式坦克也只能算是轻型坦克
不过前提不缺钱,但实际中国当年是缺钱,而且是非常缺钱,士兵连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掏出大把银子来坦克。就算手上宽裕一些,能够买写先进的装备,买坦克不如买山炮,买山炮又不如买迫击炮。以有限的资金买先进的坦克,纯粹是败家。如果要进行反坦克作战的话,买迫击炮不如买一堆反坦克枪。
图3:反坦克枪物美价廉
再回到现实,抗战初期的中国军队确实还曾装备过反坦克炮。当时德国顾问主力采购反坦克炮,反坦克炮肯定更好使。但是德国顾问未必知道中国的国情。采购少量性能先进的反坦克炮,装备少数精锐部队。还不如全军普及反坦克枪。二战期间,苏军就曾大量使用反坦克枪来对付德军的坦克,而且还取得相当不错的战果。不过当时德国也只推荐37毫米反坦克炮给你,没有向中国军队推荐过反坦克枪,中国军队也就根本没机会接触反坦克枪……原因?谁会推荐便宜货啊,要卖军火,肯定是卖利润高的。
就算当时中国有足够的财力可以进口各国的坦克,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油料,中国当时是贫油国,大部分的油料都是依靠进口,当时只有在西北地区有一些油井,而也且没有现代化的炼油厂,只有用土法炼出来的汽油柴油等,油品质量自然可想而知,没有油料坦克就是一堆大废铁。
图4:看来看去还是T-26最合适
同时,坦克要是能够正常使用,还需要精心的保养维护,这方面的人才中国也是奇缺,不过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培养一批坦克维护人才应该问题不大,当然零配件的供应也是大问题。
二战中的日军,被认为是主要交战国中装备最落后的一支,但是日军的装备却是最适应中国战场的,以日军的轻型坦克来说,就非常适合中国,欧洲国家包括苏联、美国的坦克部队都需要有一个高效率的后勤运输系统来支持坦克部队的作战,否则坦克开不了多远就没油了,怎么能投入作战呢。美国是利用汽车组织了“红球快车”运输体系,而苏军则是用铁路,这两样在当时的中国都没有,尤其是“红球快车”还需要有优良的公路网,这种的公路网苏联都没有。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