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只有中国这么干!官兵手拉手趟雷场,知道真相的我泪流满面

军迷圈

关注

文|战驴212

近日,中越边境开启了新一轮的扫雷行动,为确保边境居民的正常生活,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官兵奔赴雷区开始了广西段的扫雷工作,在圆满完成任务后,解放军战士手拉手在雷场上走了几个来回,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放心。

我们知道中越边境山地破碎、地势陡峭,而且雨林密布,效率极高的先进设备往往只适用于开阔地区,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无法展开,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的战士以身犯险用危险系数最高的人工搜排的方式去扫雷。为了保障官兵的安全,我军为战士们配备了重达二十二斤重的防护服和六斤重的头盔,除此之外还装备了技术性能更先进的扫雷爆破筒,相比于传统装药的方式虽然成本提高了,但是安全性也相应的大大提高,通过远程遥控的方式可以在雷区中清理出一条安全的通道。通过这条通道,我们的战士再往左右一寸一寸搜排,通过这样以点带面的方式扫雷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扫雷爆破筒是啥?从外形上看,它像一根长长的塑料管道,但是管道内部却装满了炸药,通过远程遥控的方式引爆,与此作用类似的还有我军捆绑在长凳上的直列炸药,都是为了能伸入地下将地雷引爆清出一条安全通道准备的。正是有了这样的装备,我军才能迅速的在雷场中开辟安全通道,通过将爆破筒首尾相连,我们将爆破筒一节一节从坡顶伸入雷场,直到看到第一节蓝色的管子从雷场外面伸出。这跟管子之所以标为蓝色,不仅是作为爆破筒通过雷区的标识,也是装有惰性气体的特殊装置,其作用在于,保护我们的爆破筒在伸入的过程中不会被地雷所引爆。

在爆破筒安装到位后,所有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清点人员装备,导线布线,导爆管和雷管安装等这些工作都需要人员装备清点完毕后由东线扫雷队指挥长黄太峰带一名经验丰富的官兵前去布线,其中雷管分为两种,一种是导爆管雷管,一种是电雷管,因为电磁环境复杂,因此主要使用导爆管雷管。在确认人员安全后,随着一声巨响,一条安全通道被炸了出来,搜爆手系着安全绳通过索降的方式从坡顶来到雷场,通过手中的探测器、小铲子和扫雷针一寸一寸排查地雷,因为这些地雷年岁已高且常年被埋在湿热的泥土里,性能已经不稳定了,所以我们处理的方式通常是就地爆破。

这样艰苦的作业持续了三天,穿着二十六斤重防护服的队员们身体已经快要散架,即使如此,他们依然还有一道大关要过——手拉手趟雷区,这已经是我军的惯例了。面对舆论对于此事的质疑,现场指挥黄太峰这样解释道:“人民子弟兵,不能把危险留给人民,趟雷场,就是让老百姓亲眼看到,这片土地上每一寸都是安全的!”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