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091核潜艇惊现“特务破坏”:专家说三个字竟破案

军迷圈
文|诤闻军事
091型核潜艇是中国研制的第一种核潜艇,该型潜艇的首艘401号潜艇,已经进驻青岛的中国海军博物馆码头。从今天的角度看,091型核潜艇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在当时六七十年代的背景下,中国研制核潜艇的困难时显而易见的。不但工作条件很艰苦,而且还要面临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
当时中国没有人搞过核潜艇,就是所谓的专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保证核潜艇的建设,把全国的能人往这里面调,一起参加核潜艇建设。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比如新分配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天之骄子,到这根本就没有房子,甚至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就是同学们一起买厚草垫子在房间里面一铺就拉倒。因为核潜艇的进度太紧,需要的人员有多,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住房的问题,更没有时间修新宿舍。
至于一线的生产工人,生活就更加艰苦,在艇内施工根本就不知道白天黑夜。有的核潜艇的机械箱,需要几个工人工作好几天,定时有人把饭送下来,也就是窝头白菜汤,实在困了就在潜艇里面忍一会,等醒了接着干,根本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
因为当时正处于特殊时期,有很多政治的外界因素也在不同程度干扰生产的进行。例如当时潜艇的主泵堆舱要安装很粗的电线,由于接线盒设计的很小,因此安装电线需要左弯右弯安装很费劲。等安装完了电线又出了状况——电线鼓包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弦拉得非常紧,有人非要说抓特务、破坏分子,命令凡是摸过电线的人全都进学习班写经过。
但实际上就连工人都知道是由于电线弯折产生了电击穿现象,但是谁也不敢讲。最后请了北京的专家,过来一看就说是电击穿。这样的“破坏分子”怎么抓?
好在当时核潜艇人的干劲非常高,没有人计较待遇,也没有人计较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例如曾担任渤船重工董事长兼总经理贺荣光,在1965年大学毕业就分到了建造核潜艇的渤海造船厂,中间由于父亲被审查而去挖潜艇洞库,然后又回到厂子干核潜艇,他从来也没有怨言,他认为当时所有人都不计较条件,这是091型核潜艇能造出来的关键。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