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这款武器由德国人发明 在二战中成为日军“梦魇”

军迷圈

关注

文|军备酷

现代意义上的火焰喷射器被认为是德国人 R•菲勒德 于1901年发明的,但当时菲勒德提出的火焰喷射器方案,由于该体型笨重、喷射距离有限,起初并未得的德国军方重视,后经过改进,到1911年,德军才正式开始接受火焰喷射器。而火焰喷射器被首次投入世界大战,是在1915年2月26日的凡尔登战役中。

1917年德军在西线战场使用火焰喷射器

火焰喷射器之所以会在此时投入战场,也是由当时的作战模式所决定的。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飞机、坦克等新型装备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西线战场上,战争双方依托壕沟、机枪等构筑的工事,都是对方难以突破的屏障,且双方在反复的拉锯战中伤亡都非常巨大。如在总伤亡超80万的凡尔登战役前,德军原本已迅速推进至巴黎门口,但还是被法方依靠阵地战阻挡下来。进攻心切的德军除在该战役中使用的火焰喷射器,还使用了毒气弹进行攻击,但最终也并未收到明显效果。

凡尔登战役使用的部分炮壳,当时的战役炮弹使用量基本以百万计,但阵线推进却相当有限

不过,火焰喷射器的投入使用,还是给法方士兵带来的极大的震慑效果。在1916年7月爆发的索姆河战役中,英法联军也在战场投入了火焰喷射器,不过由于体积过大,还尚属于一款无法携带的“试验性”武器,且坦克也是在索姆河战役中被首次投入使用。

硫磺岛战役中美军使用加装火焰喷射器的M4A3坦克

到第二次世界时,火焰喷射器被大量使用,则是由于日军依托岛屿地形构建了诸多防御工事,使盟军的收复行动伤亡惨重,使用火焰喷射器除能直接消灭工事中的日军外,还可通过在洞口喷射致使工事内部缺氧,从而对敌造成杀伤,这种在近距离内无需“巷战”接触就能消灭敌人的方式,也是火焰喷射器的优势所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