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军工真牛:将一款古董直升机 改得高端大气上档次

军迷圈

关注

文|123军情观察室

直8,仿制的是源自法国的“超黄蜂”。起初,与14吨级的直7相竞争,奈何当年直7技术太过超前而直8(超黄蜂)技术成熟且可以直接仿制,所以直7便无可奈何地下马了。但当直8完成生产服役以后,又普遍反应其性能不好,导致我军不得不向俄罗斯购买大量米17、米171代替直8。2018年伊始,中国陆军航空兵就迎来了全新的机种——直18A。直18A一说采用了三台涡轴6C发动机,单台起飞功率1300KW,总功率3900kw。最大起飞重量13800kg,我们可以得出飞行功率为3.53 Kg/kw。另一说是采用了仿制的pt6b-67c发动机,但是不管采用哪种发动机,都能大量生产不再受限于人。3.53kg/kw这个数据略优于S70“黑鹰”民用版的3.95kg/kw,所以,直18A可以适应得了S70能飞到的地区(7000米海拔不在话下)。若与直8A、B对比,则直18A的功率数据优于直8A而略低于直8B,但是最大起飞重量比后者多了足足800千克。直8B发动机总功率并不占多大优势(双发),所以装备量较少。

这也彻底地解决了米17、米171,和直-8A,直8B功率不能满足全中国地形的需要的问题。依靠18架老旧的黑鹰民用版上高原执行各种任务的时代一去将不复返。

直18和直8最明显的区别,是在机头。直8的机头有一个超级大的黑鼻子(气象雷达),显得机头尤为突兀。而直18A的机头,显得特别洋气。机鼻弧线完美过渡到机腹,真的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而且与装备海军的直18、直18F不同,后二者保留了整机可迫降水面并在水面漂浮的能力,保留了船型底,较为圆滑,而前者机头经过重新设计,前视视野比直8、直18、直18F都好。直8的产能极其低下,机体体积庞大而海军的护卫舰、驱逐舰机库无法容纳而选择直9和卡28。而陆军又因为机体结构复杂而维护难,价格高综合性能低于米17,所以偏向使用皮实耐造的米17系列。

直18机身侧面的起落架,不再是像直8那样显得简陋了,而是像CH53系列那样,多出两个箱型空间。那也是直18A比直8多出来的800公斤的去处(自封油箱)并且,该机可以一次携带一整个满编步兵排进行远程机动。只要5架就可以机降1个整编轻步兵连进行远程机动。并且,该机最大航程达到了1000千米,最大作战半径也在400千米左右,也就是可以执行深入敌后的穿插作战、物资空投、人员搜救、接应战斗人员等任务。

按照报道,直18A可以运载一辆全状态“山猫”轻型全地形突击车及车组,可以执行海拔0米以上8000米以下的任务,与侧重于运载兵员的“直20”完美结合,堪称“黄金搭档”。该机将会大量装备到中国陆军的每一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将组建一个陆航旅),与直20搭配使用,并将替代目前使用的米17、米171,以及直8,保留少量直8B直到2030年。届时,全军将会装备直18系列大约700架左右,并会更换掉目前使用的涡轴6C/pt6b-67c型发动机,以获得更强大的运载能力(目前吊挂是5吨),及增强防御性。在未来有可能在机身两侧装上巨大的箱形空间,容纳燃油。并且将能整体吊运AH4超轻型155毫米榴弹炮和少量弹药、96式122毫米牵引榴弹炮和少量弹药、以及猛士系列突击车、勇士系列越野车进行远程机动。该机将会成为我国陆军航空兵的主力机种,其改型将一直使用到2040年及以后。(利刃评论员)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