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如何保卫三峡大坝?先进武器太多,真相让国人安心了

军迷圈

关注

文|紫龙防务观察

图为三峡大坝近景

近日,有网友在媒体上发文声称:“战争期间打击三峡可以给中国带来巨大损失。同时还指出三峡深处腹地,因此解放军并没必要在腹地布置重兵,因为利用先进武器进行突袭就可以达到一触即溃、一捅即破的效果”。对于这一观点,有军迷认为太可笑,专家也指出:中国在三峡部署了大量的先进装备用于保卫这一利国工程,并且分为数个防守圈进行梯次防御,无论是导弹还是轰炸机都不是轻易可以靠近的,而这一真相也可让国人安心了。

作为拥有大坝的防守方,中国自然是重兵把守三峡大坝。从防空导弹到武警机动部队,已经为三峡围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全天候防护网。首先在对空警戒方面,三峡陆军某部所部署的国产VLC-18高机动中程低空三坐标雷达,YLC-6机动式中低空探测雷达,VLC-15S波段近程多普勒搜索雷达就由远及近地为大坝附近70公里至20公里的空域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搜索预警。三种雷达所组成的中近程预警网络便是库区的“最前哨”。

图为我军海军岸防部队所装备的某新型雷

在航空力量方面,部署于重庆的空军某部与昆明的空军某部为两大歼击航空兵师,担负起了为三峡纵深几百公里的库区“打伞”的任务。其中重庆驻地的空军某部主力装备是技术相当成熟的歼-11A/B,此外可能还有苏-27SK战机。而昆明空某师某航空团则是解放军空军最早装备歼-10A的部队。两师所拥有的主力战机均为解放军现代空中力量的骨干。

在陆地方向上应对可能存在的空中打击环节,除了若干支高射炮营,中国选择部署若干红旗-9型高性能防空导弹构成库区防空核心。这一型防空导弹属于中国独立研制的一型区域防空导弹系统,针对对象涵盖当今世界主力作战飞机与各型巡航导弹甚至是中短程弹道导弹,能有效应对半径100公里内的多个空中目标来袭。

图为我国战略弹道导弹部队

除去三峡周边的陆空部署,中国建设的以江西、贵州、安徽等中部地区为基础的第二防空圈也将三峡牢牢地围护在我国腹地。陆军防空部队与空军防空部队的雷达系统层叠部署,三峡库区乃至中部各处要害城市与设施的上空均处于时刻探测的状态,一有异常解放军的空军航空部队便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中国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只有100万吨级当量以上的战略核武器在三峡大坝上方凌空爆炸时,才会对三峡坝体造成永久性的结构破坏。言下之意就是只有动用战略核武器才能摧毁这座庞然大物,但正如张召忠教授在90年代三峡建成时所说,中国也是有核国家,在遭到核攻击时解放军也有相当的核反击能力。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