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龙为什么销量平平:价格高没有参加过实战是硬伤

军迷圈
文|萨沙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的兵器图谱第116期
枭龙是一种轻型多用途战斗机,这是它的定位。枭龙源于超7项目,当时的目标是研制一型超越歼7的增强版二代机,最终变成了为巴基斯坦定制的战斗机。
在80年代末期,因受到制裁,巴基斯坦难以获得从美国订购的F16战斗机。
该国现有的老式欢迎和歼6已经落后,不是印度空军的对手。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将超7项目逐步转换成一款外贸专用战斗机。
目前为止,枭龙的传言虽多,但可以确认的只有巴基斯坦一国购买。显然,这个成绩不能让人满意。即便当年的歼6、歼7,我国都曾经大批外销,赚了不少钱。
枭龙外贸成绩不佳的原因有很多,我们稍后再说。
枭龙实际上是巴基斯坦出钱,我国研制,然后手把手教给该国。最初8架“枭龙”由成飞生产,然后交给巴基斯坦。再之后的42架则是我国生产散件,运抵巴基斯坦组装。之后的枭龙,才是由巴基斯坦自行生产,但核心零件仍然由我们提供。
枭龙是一款比较优秀的轻型多用途战斗机。
枭龙最初的目的是取代日益成就的F16 A/B,主要用来争夺制空权。
所以,枭龙设计之初就注重空战能力。
它的机动性不错,装备1门双管23毫米机关炮,机身外侧挂载4枚近距格斗导弹,近距离格斗能力不错。
枭龙还具有超视距攻击力,机翼内侧挂载2枚中距拦射空空导弹。
目前公布的导弹为SD-10型超视距导弹以及PL-9型红外制导近距格斗导弹。
6枚导弹在今天不算多,对于轻型战斗机也算是足够了。
当然,枭龙不是单纯的制空战斗机,而是多用途战斗机。
枭龙具有一定的对海和对地攻击能力。
对海攻击上,它可以携带:C602、C-701、C801、C802、Kh-31A国产型等。
对地攻击上,它可以携带:对地攻击导弹包括,换导电视引头的C701炸弹、KD-88远程空射对陆攻击导弹、Kh-31P反辐射导弹,还有CAM400超远程对陆攻击导弹。精确制导炸弹包括:仿制俄罗斯的Kr-500R系列红外制导炸弹、Kr-500L激光,还有国内自己研制的250公斤系列激光制导炸弹、国内参照JDAM 设计的GPS/INS制导250公斤级炸弹 FT-1和500公斤级炸弹FT-3、加装滑翔机翼设计、最大射程80公里的GPS/INS制导炸弹LS-6。
客观来说,枭龙的用途还是颇大的,可以执行各种作战任务。
中国和巴基斯坦认为,枭龙综合战斗力相当于F16 C/D的百分之七十,相当于改进后的米格29战斗机。
遗憾的是,F16 C/D已经不属于什么先进战机,米格29再改进也是渣渣。
枭龙作为一种外贸战机,为了控制成本,使用了很多较老的技术。比如:它只采用了两余度的模拟式电传操纵系统,以控制对机动性能最关键的襟翼、全动平翼。横向则仍然采用数字式操纵系统为备份,控制方向舵和副翼。虽然在价格上只有F-16战斗机的全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的一半,但操纵的敏捷度上也相差甚多。
枭龙之所以销售不佳,原因也不复杂。第一,它没有参加过实战,真实战斗力谁也不知道;
第二,它的价格不低,卖给巴基斯坦的也要1500万美元,最近的报价更是高达3000万美元。而目前崭新的F16不过4000多万美元,二手的F16更是只有1800万美元左右。F16参加过无数空战,只被击落过1架,是相当可靠的飞机,自然挤压了枭龙的市场。而米格29最新的改进型不过2800万美元,性能不亚于枭龙,又是传统的俄制战斗机,挤占了原本使用苏制武器的国家。
第三,一些愿意购买枭龙的国家,都无法合法购买。比如朝鲜、伊朗都像购买,但都遭受武器禁运。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