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款战争之神炸得日军魂飞魄散,却在中国身上吃尽苦头

军迷圈
文|宋毅战争史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黄埔江下,无授权禁转!
拿破仑曾说过“炮兵是战争之神”,此话一点都不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主要交战国的炮兵得到了飞跃的进步,从75mm的野炮到356mm的列车炮,战争永远是技术变革的催化剂,对于美国陆军来说,这个变革还要更大一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是个传统的海军国家,陆军并无多少侧重,以至于在欧洲大陆作战的美国远征军,许多武器装备均由英法两国供应,比如作为美军野战重炮核心的155mm榴弹炮,便是法国施耐德公司制造的M1917型155mm榴弹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远征军部队)
美军对此炮的性能非常满意,随后向施耐德公司购买了生产许可,美国生产的火炮定名为M1918型155mm榴弹炮,M1917型和M1918型榴弹炮大同小异,两者区别是M1918型更换了充气轮胎,便于使用机动车辆牵引,另外炮盾构造也有一些区别,转眼之间,M1917/18型榴弹炮已在美军部队服役了快二十年,尽管其性能尚可,但也到了需要换代的时候了。
(M1918型榴弹炮)
1934年,美军开始了新一代榴弹炮的研制计划,起初方案仍然打算使用M1917的炮身,但是现实是残酷的,过时的武器已无法适应新的战场,因此不得不研发全新的火炮。最终在1941年,M1型榴弹炮定型,采用了开脚式炮架,5.4吨的放列重量和最大射程15km的技术性能令美国陆军的将军们十分满意,从1941年到1945年美国一共生产了4035门M1型榴弹炮,一个典型的美军步兵师有四个炮兵营,其中一个重型榴弹炮营装备M1型榴弹炮,在太平洋战场上,依靠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M1型榴弹炮成为了岛屿争夺战中的“火力中坚”,如在冲绳战役中,美军的9个155炮兵营在短短2个半月的时间内就发射了27万发炮弹,给予日军极为惨重的杀伤,而日军的炮兵却因为弹药匮乏,每日能还击的炮弹不过十几发。
(M1型榴弹炮)
(被志愿军缴获的M1型榴弹炮)
尽管在太平洋战场上颇显威力,但在朝鲜战场上,M1型榴弹炮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在志愿军凌厉的攻势下,美军被打的丢盔卸甲,被缴获了不少M1型榴弹炮,1950年12月,在志愿军20军和27军的打击下,陆战1师重炮营损失了一半的重炮,1951年9月,50军歼灭英国第29旅皇家重坦克营时,缴获2门M1型155榴弹炮,值得一提的是,这批榴弹炮有一门被运回国,如今正陈列在人民军事博物馆之中,诉说着当年的那段历史。参考资料:《炼狱之门:冲绳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炮兵经验总结》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