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中的狙击手对决,各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军迷圈
文|东方新观察
《红海行动》中有一个片断,就是中国蛟龙”突击队特战队员与恐怖分子之间的狙击手对决。
故事发生在中国“蛟龙”突击队前往解救中国人质(在伊维亚共和国的北部,恐怖分子绑架了一名中国公民)的途中,遭遇恐怖分子埋伏,双方都有狙击手,并展开了一番较量。
在特战队员发射完烟幕弹时,突然被冷枪打倒,随即意识到有狙击手的存在;而对方的狙击手,也因为迫击炮阵地被袭击,意识到了我军狙击手的存在,随机在卧倒的两块石头后面,搜寻我军狙击手的动向。
恐怖分子狙击手的狙击阵地,看起来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就恐怖分子狙击手的伪装与装备而言,可以算得上非常“专业”了,在光学瞄具与望远镜上均缠有沙色粗布,以防止镜面反光而暴露目标;在所使用的SVD狙击步枪上,也绑有一些伪装物;不仅如此,虽然这个狙击手并没有一个观察手帮助他,但是可以通过对讲机与迫击炮阵地上的炮兵取得联系,可以帮助他们获取敌军目标的位置、方向、距离等射击参数,起到一个炮侦的作用,为迫击炮指示目标,相互配合攻击;同时,炮兵阵地上有军用地图与简易的测绘工具,可以根据狙击手的指示快速给予己方狙击手各项射击参数,辅助狙击手装填射击诸元。
拿出缠有沙色粗布的望远镜进行观察,这个方法可以有效防止玻璃表面的反光
迫击炮阵地上的军用地图与测绘工具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恐怖分子狙击手的犯了两个较为严重的错误,第一,就是狙击阵地附近太开阔,没有足够掩体保护狙击手撤离到第二狙击点或者掩护狙击手退出战场,这也就是恐怖分子狙击手被击伤的重要原因;其二,就是在预设狙击阵地前方应该用水淋湿地面或者铺一块粗布,以防止枪口燃气引起地面尘土的飞扬,从而使狙击阵地不被暴露。在这点上,敌我双方狙击手都未做到,而且电影中也没有体现,不得不说这是影片细节上的疏漏。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