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空战大片中的经典疑问:战斗机真的能甩掉导弹吗?

军迷圈

关注

文|谷火平

在空战大片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战斗机通过眼花凌乱的机动甩掉导弹的镜头,那么这在真实空战中可能存在吗?

先讲一下导弹追飞机的原理。导弹追飞机,按发射平台来说,分为两种导弹,一种是空空导弹,一种是地/舰空导弹(即面空导弹)。最早打飞机的导弹应该是德国二战期间研制的X-4空空导弹,采用无线指令制导,但就空对空导弹来说,其制导最通用的方式是两种,即雷达制导和红外制导,一般中距拦射及远距采用雷达制导,而近距格斗则采用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即是依靠制导头跟踪目标(即飞行器&飞机),靠近后通过战斗部起爆,然后摧毁目标的。在近距格斗中,红外制导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其可以针对对方喷管的红外热源加以跟踪,并通过超强的机动过载,命中对方飞机,而就红外制导的演进来说,最早的红外制导采用硫化铅点红外传感器模式,而目前已发展到锑化铟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模式。

就机动性来说,一般大型的运输机和轰炸机机动性能过载只有2G,就击落其的空空导弹来说,需要的机动过载也不是最大,而空空导弹正是利用机动过载,追上并击落飞行器的。就美国远程拦截轰炸机的不死鸟AIM-54空空导弹来说,其机动过载也不大,只有17G以下,虽然后期型改进到22G,但从根本上来说,其还是针对低过载飞机拦截的。而就机动过载能力最强的美国AIM9X响尾蛇来说,其机动过载则应该超过40G,相对战斗机的9G过载,其基本是不可逃逸的。

当然受限于射程,格斗弹仍有局限性,而机动性能介于格斗弹和远距弹之间的则属于中距拦射弹,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AIM-7麻雀系列和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其中AIM-7采用被动雷达制导,即通过载机照射目标,然后通过从目标上反射的雷达被导弹上的被动雷达导引头接收,指引命中目标。而就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来说,其采用中途导引,末端采用主动雷达头制导命中目标,其总射程在70公里左右,在接近目标的30~40公里距离内,开启导弹上的主动雷达导引头,通过主动头发射雷达波束,雷达波经目标发射回来被导弹主动头接收后,导引击中目标,就这30~40公里的距离来说,基本是AIM-120导弹的不可逃逸区,目标一旦进入该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基本是比较难以摆脱了。而AIM120的机动过载也高于AIM54,低于AIM9X。

说完空空导弹,我们来说面空导弹,面空导弹是从舰艇或者地面导弹发射车辆发射的对空导弹,与空空导弹相比,其可以设置的重量更重,战斗部更大,射程更远的特点,而按其制导方式来说,分为遥控、寻的、复合制导等类型。其中寻的制导又分为主动寻的、半主动寻的和被动寻的3种。其可以对几百公里射程内的飞机进行拦截和攻击,而其射高可以近三万米以上,当然面空导弹的能力也不止于打飞机,其可以拦截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

简要介绍了下对空导弹的原理和导引、机动机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End!(利刃/时雨)

更多军情解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milzaixian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