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代号T60!俄罗斯公布六代机 或对苏57彻底失望

军迷圈

关注

文|利刃军事

近日,俄罗斯媒体公布了俄未来战机的想象图。未来战机依然采用隐身化设计,机身采用飞翼式设计,飞翼构型式设计(flying-wing)是既没有平尾又没有垂尾的全无尾的布局,没有确定的机身,乘员、设备和有效载荷都置于机翼里,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极大地提高了飞机的气动性能,增加了升力;同时提高了隐身性。在T60身上依然出现可变式前襟翼改动而来的全动式鸭翼,这一点是照搬T50的设计。最令人想吐槽的是T60的发动机进气口,依旧吊在机身下方,且外形为圆形,这样的设计与隐身化的要求是不匹配的。

从设计图上,我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俄罗斯对于其未来战机的设计定位尚不明确;基本设计思想照搬美国同行,因此,可以说T60的设计并没有经过大量的深思熟虑,其只是一个仓促间作品。设计的如此仓促,或许与T50有关。

自T50面世以来,质疑声不绝于耳,从其曝光的研究进度来看,T50仍然存在诸多重大的问题没有解决,其面临服役即落后的尴尬局面。这点俄军方也大为窝火,因此,此时推出新飞机构想,或许是对T50的彻底失望。

那么T50存在哪些致命性的设计缺点呢?

一是外形设计上。T-50设计还是局限在在苏27的框架之下,结果就是大家看到的“拍扁”的苏27。T-50没能进行完整的系统设计,只能把脊梁骨挖空来做弹舱,而且宽度和深度都不是很够。T-50战斗机串列设置的两个弹仓,这种设计与苏-27难脱干系,难怪遭到不停断的质疑。

二是机身设计上。T-50的发动机舱没有采用隐身飞机特有的S进气道,这样的话,发动机进气口会有强烈的红外特征。除了更换个大推力发动机,提供更大的动力之外,在隐身性能上并没有多大提高。

三是蒙皮设计方面。T-50工艺在这方面与中美的差距相对较大,隐身飞机的蒙皮是不嫩产生接缝的,接缝会降低其隐身性能。另外,从曝光的图片来看,T50尚未涂装隐身图层,这不仅令人怀疑其隐身涂料相关技术是否攻克。

四是机载雷达性能可疑。以俄罗斯电子工业发展水平,俄媒一直报道的其新雷达性能出众,但这一点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之声,俄罗斯的电子工业一直落后于西方和中国,T50的雷达怎么样,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好号。

关于俄是否会放弃T50,还是存在较大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不是指放弃T50这个项目的全部,相关的研制应该还会后续跟进。但是作为未来的主力战机,相信俄罗斯会非常谨慎的选择T50。(利刃/张阳)

更多军情解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lirenjunshi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