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歼10C迎来巅峰!已经超越欧洲王牌,军迷这回都自豪了

军迷圈

关注

文|诸葛小彻

资料图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简称成飞,成立于1958年,今年是成飞成立的59周年。为庆祝成飞建厂纪念日,近日一架崭新出厂进行试飞的歼10C战机刷上了“59号”的编号。从1998年3月第一架歼10原型机首飞以来,歼10也走过了将近20年的风雨。目前最新改进型歼10C正在成飞批量生产中,已经装备中国空军使用。

歼10C的首架原型机于2014年3月首飞成功,是国产首款三代半战机歼10B的进一步改进型。歼10B于2008年首飞成功,2014年末正式进入中国空军的装备序列。由于歼10B的设计冻结时间过早,歼10B只是装备了国产第一代有源相控阵雷达,相应的性能并不十分出色。不过后来随着中国航空电子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国产第一代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性能指标已经显得“落后”了。因此成飞在歼10C的试飞完成后立即停掉歼10B的生产线,转而生产更加先进的歼10C。

资料图

歼10C与歼10B在飞机内部最大的不同就是,机载航电设备的先进性大幅提高。歼10C采用了国产第二代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指标要低于歼20和歼16装备的雷达,却高于中国空军装备的其他型号战机。与强调空优能力而对地性能较差的歼10相比,歼10C大幅增加了多用途能力,具备挂载先进的对地精确制导弹药进行防区外的打击能力。而歼10C的雷达相应的也具备更多的工作模式,甚至拥有合成孔径的能力。

资料图

二者在外观上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电子战天线的数量了。歼10B在机背安装有一部刀状天线,主要用于卫星通讯时使用;而歼10C的机背则安装了3部天线,在保留卫星通讯天线的同时加装了2部电子战对抗天线。因此,歼10C的电磁干扰与电子战能力将大幅超过歼10B,在执行高威胁度的空域打击任务时,歼10C的战场生存能力也就高于歼10B了。

歼10C的雷达天线罩直径要大于“阵风”,作为同时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两种战机,歼10C的探测与跟踪距离也就大于“阵风”;而欧洲自用的“台风”时至今日也未能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因此歼10C的综合性能已经超过了“双风”。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