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还有那么多带长柄的手榴弹,是不是一种落后的象征?

军迷圈
文|空军世界加特林
有柄手榴弹与无柄手榴弹,是手榴弹的两种最常见的总体结构。两者的主要区别,显然是有没有配备长柄。
到底哪一种更好?我军还有许多有柄手榴弹,训练中也经常使用,是不是一种落后的象征呢?
我军女兵投掷有柄手榴弹
有柄手榴弹研制于1915年,二战期间无柄手榴弹开始广泛应用。有柄手榴弹从德国传入我国,在苏联援助新中国时期实现全面国产化。抗战时我国的手榴弹源自于仿制的德国M24手榴弹,投掷距离远,杀伤力大,在各个战斗中杀伤大量日军。M24手榴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是德国陆军长期使用的制式手榴弹。
有柄手榴弹,在我军依然处于广泛使用的地位,但这并不等于我军处在落后位置上。
这有以下原因:一,保有量巨大。50年代起,我国的手榴弹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特别是60年代国际关系紧张,大量制造木柄手榴弹,生产标准甚至定到每名士兵40枚,每名民兵4枚。67式手榴弹结构简单,成本低,生产数量尤其的大。在我军库存之中,这一手榴弹的数量达到了天文数字。而且民间小厂也可以进行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显然现在仍然要尽量使用一些有柄手榴弹。
二、有特殊的性能特点。这种手榴弹落地后不易翻滚,便于丘陵山地作战。易于投掷,比无柄手榴弹要远而准确。因此还有装备使用的价值。
无柄手榴弹,通常也就是卵形手榴弹。它的整体由上下两截半卵形薄铁皮结合构成。使用拉发引信火件。与有柄手榴弹相比,无柄手榴弹更为轻巧,便于携带,增加了带弹量。易于投进敌方工事的狭窄开口。
有趣的是,德军二战时也使用了大量的无柄手榴弹,引信结构与STG39式手榴弹发火件相同,但用了卵形拉发火柄。相关拉发火柄螺接在引信部分,因此使用方法与STG39式手榴弹雷同。延期时间5秒,最短延期时间1秒。
为了满足防御时杀伤敌人的需要,德国还研制生产额外的破片套子。它能在弹体外形尺寸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在弹体内增加产生大量铸铁破片的39式卵形防御手榴弹。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