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拆掉履带还能跑的飞快 这款坦克堪称史上最另类的坦克

军迷圈

关注

文|火力全开吧

坦克与其他装备最大的区别,就是有两条长长的履带,这两条长长的履带,可以算作是坦克自带的路,可以帮助坦克克服各种障碍。但是有没有没有履带的坦克呢?答案是有的。在上世纪30年代,苏联曾经研制装备过不用履带也能跑的BT系列坦克。

BT-2

1929年,苏联派人去美国考察,并够买了两辆T-3克里斯蒂坦克,其使用的克里斯蒂悬挂系统吸引了苏联人的兴趣。克里斯蒂悬挂系统,就是用大型弹簧去作为各个车轮避震的装置,此设计对坦克高速行驶十分有利,而且必要时,可把坦克履带拆掉变成轮型车辆,此设计成为BT坦克的共同特点。

克里斯蒂M1931/BT-1

M1931的车身左右两侧,各配备有4个大负重轮/车轮,这些车轮各自用一个垂直的弹簧做悬挂。如果在野外行驶,会将动力调整到尾部的主动轮上,来使用履带行走。如果在公路上行驶时,坦克兵要花大约30分钟把履带拆掉,并固定在车身两侧的翼子板上,用四个负重轮/车轮行走。

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兼顾在越野能力及公路的最大速度和节省燃料,而当用车轮行走时,最前方的车轮用于转向,而最后的车轮用于推进。驾驶员有操纵杆去控制左右履带,如果改用车轮行走,则要加上一个方向盘。M1931总共有9辆,其中7辆有炮塔的被美国军方买了作为研究,其余两辆无炮塔的被苏联人看中而被买回苏联,而当时的出口批文报称为农业拖拉机,这就是BT-1。

1935年型BT-7

BT系列坦克的首种量产型,1932年问世。BT-2是在BT-1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由于BT-1没有炮塔,因此苏联为它设计了一个炮塔。炮塔内装备有一门37毫米反坦克炮,车身正前方加上一条钢管去固定诱导轮轴,这成了后来BT坦克的特征,其车身结构为焊接和铆钉铆接的混合,BT-2也如同BT-1一样可以选择用履带或车轮行驶。但由于苏联国土辽阔,有很大区域都没有公路,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很少有机会用车轮行走。

BT-3

与BT-2一样,区别在于将BT-2带减重孔的车轮改为一整个钢制车轮。

BT-4

改用配备了两挺机枪的炮塔。另外,BT-3还是BT-4的产量都不多,比较少见。很快就改为生产BT-5。

BT-5

炮塔重新设计,增加了后部空间并装上45毫米口径反坦克炮和DT同轴机枪。此种炮塔被分成有环形天线的指挥车型和无环形天线的普通车型。BT-5的炮塔也被用于T-26坦克,BT-5的发动机改用苏联国产M5型,取代了可靠性较差的美国造发动机,BT-5是BT坦克其中主要参战型号。

拆掉履带的BT-5

BT-7

BT坦克的另一种主要参战型号,车身前装甲的斜度增加和改用全车焊接结构,BT-7也改用M17T汽油发动机,因此其车尾的排气管也和以往的BT坦克不同,1937年BT-7改用带斜角的炮塔并称为BT-7M1937,而仍使用BT-5炮塔的则被称为BT-7M1935。

BT-7M/BT-8

把汽油发动机改为V2柴油发动机,改用柴油发动机后不单发动机更不易发生着火意外而且由于柴油发动机更省燃油,故航程也增加,此种V2柴油发动机后来也用于T-34坦克,BT-7M也改用BT-7M1937的带斜角的炮塔。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