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该机绰号为牛,俄罗斯稀奇古怪的米-26重型直升机改型

军迷圈

关注

文|空军之翼

米-26“光环”是米里设计局在上世纪8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重型直升机,该机在俄罗斯的绰号是“牛”(Korova),反应出米-26的任务性质:任劳任怨地连续向前线运输部队和补给。研制米-26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苏联航空工业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该机自成一类,是人类量产的最大型旋翼机。

米-26是一种传统布局的单旋翼直升机,主要采用铝锂合金制造,并大量采用钛合金和复合材料。该机最大起飞重量56吨,货舱可装载20吨货物,也可在机腹外部吊挂相同重量的货物。米-26的货舱尺寸和最大载重量可与洛克希德C-130“大力神”四发运输机相媲美。该机的载重量相当于一架满载的米-17V-5直升机的重量外加5吨货物,该机可以在外部吊运一架拆除了旋翼、发动机和主变速箱的米-26。

米-26凭借举世无双的货舱载重和外部吊挂能力,在抢险救灾和森林灭火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造价昂贵,使用和维护成本高昂,所以米-26在三十多年生产历史中总产量才刚过340架。该机也曾发展出一些有缺的军用和民用改型,不过由于低迷的产量,这些改型大多默默无闻,下面就来盘点一下。

米-26TP——灭火型,共有三种子型号。其中第一种在货舱内安装四个水箱,能在35-45秒内通过两个两个喷口放完15吨水。第二种在机腹吊挂两个专门设计的8吨水桶,可投下16吨水;或者吊挂一个15吨级VSU-15水桶,一次可5秒内覆盖125-330米长12米宽的区域。该机在俄罗斯之外灭火时,可以吊挂两个Bambi公司的水桶,这种水桶专为重型直升机设计,可装载19.6吨水。第三种安装两个EP-8000刚性外置水箱,可在50秒内排空15吨水。

米-26S——军用型。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灾难发生后诞生的核电站救灾型,用于喷洒消吸剂。

米-26NEF-M,军用型,1990年问世的反潜战原型机,具有外挂声纳,后被改装为米-26T。

米-26TZ——军用型,地面加油机。原型机制造于1988年,1996年起开始批量生产。该机可装载14040升燃油和1040润滑油,可飞往前线或运油车辆难以抵达的地点在地面同时为4架飞机或10辆装甲车加油。该机的模块化加油设备包括两个软式油箱,加油泵和加油软管绞盘。从标准运输直升机改装成加油机仅需1小时25分钟。加油设备在现场仅需15分钟内就能部署完毕。

起重型——先后出现了米-26K、米-26TM和米-26PK三种型号。其中米-26K没有投产,该机计划用于取代米-10K,最大外部吊挂能力增加到25吨。米-26TM是俄罗斯直升机公司提出的起重型,在前机身下方增加了起重操作员的突出透明观察窗,也可在货舱尾部安装大型起重操作舱。米-26TM原型机参加了1993年的巴黎航展,1997年被出售给三星航空宇宙公司。米-26PK是由米里公司在1997年制造一架起重型原型机,在机身左侧前舱门出安装了可拆装外部起重操作员舱。

这些稀奇古怪的起重型最后都被米-26TS民用型取代,该机虽然是标准的米-26民用型,却具有能VUAP-T四通道自动驾驶仪,能实现精确悬停,还具有一套由三台闭路彩色电视摄像机组成的外部吊挂货物观察设备,完全不需要外部操作舱。我国拥有的4架米-26就是这种型号。

作者:阿姆斯壮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