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又突破世界唯二发动机技术:外国想封锁我们却没成功

军迷圈

关注

文|图说军事

据媒体报道,我国航天工程学院教授李应红研究出了先进的激光冲击强化工业生产线,这款技术装备让我国发动机技术能够更上一层楼,甚至能够改变西方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垄断地位,而这也是我国航空上能够实现“弯道超车”的最好办法。毕竟想在原本的技术上超越美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能追上也需要数十年时间,还必须是中国的研发实力比对方更加优秀才可以做到,而如果利用“弯道超车”这种办法的话,想要超越美国的难度相对来说会低上不少。

现代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往往取决于数个方面,但最重要的毫无意识是材料和结构问题,材料问题中国实际上已经开始逐渐得到解决了,包括可抗3000度温度的新型陶瓷材料和铼的出现让中国发动机的材料问题得到彻底的缓解,而现在对于中国来说,发动机最大的问题就是加工精度了。

这也是全球发动机都在面临的问题,中国发动机上世纪80年代之前甚至不少零件还是采用手工制作的,这导致在“和平典范”的合作中,中国的送往美国的战机甚至连零件都无法互换,稳定性都非常差,而在8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逐渐推动工业化生产发动机,到涡扇9和涡扇10的时代,中国已经完全能够保证发动机的工业化生产了,而中国在近日也完成了生产定型,能够大批量生产先进的发动机,对于中国空军来说,在材料问题解决以后,自然就是加工问题更大了。

中国的工业技术一直制约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也正因为工业问题,中国的发动机加工技术一直都是问题,这也导致了中国发动机一直存在问题,要么在性能上比不上西方的同类型发动机,如涡扇9型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是仿制英国的“斯贝”发动机,在推力上和英国研发的EJ200相似,都是9吨级的发动机,但EJ200的推重比高达10,涡扇9则只有6,在同等推力的情况下,两台EJ200发动机比两台涡扇9轻了1.2吨。

而如果中国要获得和美国同等级的发动机,就会导致安全性下降,中国的涡扇10B发动机完全达到了美国的水准,推力达到了14.5吨级,与美国的F110-GE-132相当,但稳定性却非常差,美国的发动机每一千小时的非计划返修率只有3~4次,这意味着这种发动机几乎不会出问题,而我国的涡扇10B型发动机稳定性非常低,甚至维修时间只有数百小时。我国涡扇10刚刚定型的时候,甚至每上天2次都会要执行返修任务,以至于一直到2011年以后才彻底解决涡扇10发动机的稳定性问题,歼11B战机也正是这时候才开始大批量生产的。

激光强化技术出现以后,我国发动机工艺就能提升一个级别,我国发动机无论在性能还是在稳定性上都能更胜一筹,这也是超越美国的契机。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