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代朝日级驱逐舰,如今成菲律宾海军旗舰!

军迷圈
文|海军兔
10月12日上午,日本海上自卫队举行朝日级导弹驱逐舰二号舰进水式。二号舰舷号为容易记忆的“120”,舰名为“不知火”号(しらぬい)。相对于现代化的二代朝日级,朝日一代舰则是美国租借的护航舰。
战后至50年代,日本海上自卫队接受了较多的美国剩余物资,其中就包括2艘护航驱逐舰,2舰于1955年6月移交给日本海自,舰名分别是朝日、初日号,舷号分别是DE-262、263。第一代朝日级主要武器是76、40、20MM各式火炮及近距离反潜武器,相较于原舰,增加了新式的警戒雷达与火控雷达。1975年6月,2舰退役后归还美国。
二代朝日级驱逐舰,是日本第一型采用柴-电-燃推进系统(COGLAG)的舰,动力系统包括两台2.8兆瓦LM-2500 ICE高速燃气轮机、1台1.8兆瓦柴油机、2台推进电机,双轴推进,每根主轴的齿轮箱各并入1台燃气轮机和1台电动机。推进电机由柴油机驱动。有意思的是,第一代朝日级也采用了电动推进系统,动力系统由2部柴油机、4台发电机、2台推进电机组成。
电力推进系统是采用电动机直接带动螺旋桨推动舰船行进的推进方式,它实际上是一种古老的“新技术”,采用电力推进系统的舰船在上世纪初就出现了,第一艘航空母舰“兰利”号采用的就是电力推进系统。二战期间,电力推进出现过广泛应用的流行期,仅美国就有226艘护卫舰与488艘民船。此时的电力推进,除了用于水面大型舰船外,还在军辅船、护卫舰和潜艇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战结束后,由于机械加工技术的进步,特别齿轮传动装置加工能力的提高,蒸汽透平和柴油机朝大型化发展,批量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而当时的电力推进却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其装置大而笨重,效率低,成本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大部分水面舰船均采用蒸汽轮机、柴油机和燃气轮机及各种联合动力装置机械推进,就是各式绕口的CODOG、CODAG、COGOG、COGAG、COSAG。
更有意思的是,第一代朝日舰归还美国后,美国于1978年12月23日又将军舰移交菲律宾。1979年该舰被拖至韩国进行大修和现代化改装,1980年2月27日该舰在菲律宾再次服役,这就是达图•卡兰提奥级驱逐舰,1号舰在1981年触礁损毁,2号舰就是朝日号,1989年因舰况不佳退役。
触礁的1号舰
高寿的3号舰
达图•卡兰提奥级驱逐舰3号舰名头就大了,就是大名鼎鼎的拉贾-胡马邦号护卫舰,舷号PF11,因为仅剩1艘,这舰又被称为拉贾-胡马邦级,目前是菲海军旗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现役战舰之一,从1943年至今已服役74年。这舰真身,就是朝日级舰二号舰“初日”号。
更有意思的是,拉贾-胡马邦号曾与日本军舰多次进行海上联合演习。在今年,拉贾-胡马邦号还曾与日本日向号直升机航母邂逅,不知道强调等级的日本航母主动向前辈敬礼了没有。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