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潜作业已经遍布全球六大海区,成为全球大国必须搞清广袤海洋

军迷圈
文|军林天下
从2013年开展试验性应用航次以来,“蛟龙”号已经搭载数十位科学家在中国南海、东太平洋海盆区、西太平洋海沟区、西太平洋海山区、西南印度洋脊、西北印度洋脊等6大海区深潜。
自从2013年开展试验性应用航次以来,从海山到海沟,从冷泉到热液,从海底多金属结核区到结壳区,“蛟龙”号充分发挥了大深度下定点作业的优势,获取了一批以前依靠常规调查手段难以获取的高质量样品、数据和资料,在我国深海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6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62米,创造国内纪录,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域作业的能力,目前美法俄日都已生产出能够到达6000米深处的载人潜水器。中船重工目前计划了包括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等在内的一批深海装备项目。与此同时,中船重工分公司正在建造“蛟龙”号母船,预计这艘准4000吨级的专用母船将于2019年交付使用。
长期以来,美国海军一向把对中国军队的各种信息的搜集、获取、共享视为其实施“网络中心战”的重要环节,所以一定要记住“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句古话,克服“无密可保”的错误观念。美国一直中国海域布设无人水下潜航器,可以进行长时间潜伏,对潜艇和船舶进出港口进行实地侦察,并通过其卫星接收天线将信息发送给岸上设施,对中国潜艇作战安全造成了很大危害,需要高度重视。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