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作为成功的战争电影,《红海行动》里的坦克大战不太科学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啮花熊

新年热映的《红海行动》无疑是近20年来国内最成功的军事战争题材电影,本片无论是战斗场景还是各类道具都十分还原战场环境。和去年火爆的《战狼2》类似,《红海行动》中也有一场别开生面的坦克追逐大战,然而这段血脉喷张的场景却有不少不科学的地方。

坦克追逐

相比《战狼2》中使用的59D中型坦克,《红海行动》剧组要幸福的多,影片中出现的三辆M60和一辆T-72坦克都是由摩洛哥皇家卫队提供的。摩洛哥皇家卫队在海湾战争后,先后接收了700余辆M60A1/A3系列主战坦克,到2009年所有M60系列坦克都升级为M60A3TTS,安装了第二代热像仪和火控系统,并覆盖附加反应装甲。而俄系的T-72B坦克则是1999年到2001年间从白俄罗斯购买的,总计136辆T-72B主战坦克和T-72BK指挥坦克,这些T-72B安装了白俄罗斯生产的新型热成像观瞄系统和火控系统,还安装了“接触”-1爆炸反应装甲。

T-72B

在电影剧情的设定中,蛟龙突击队的正副队长和华裔记者为了离开恐怖分子营地,劫持了一辆T-72B坦克。在对恐怖分子营地一顿炮火“蹂躏”后,三人驾着坦克逃离。为了阻截三人组,恐怖分子驾驶三辆M60A3坦克追击,在长时间的追逐战中,一辆M60A3被打坏,而T-72B则在集火中多处受创,三名中国人依靠沙尘暴的掩护才最终反杀另外两辆M60A3。

在坦克上拍摄还是很危险的

这段剧情拍摄十分不易,摄影组必须跟随坦克活动,还要拍摄坦克内部的场景,可贵的是这些镜头都是实景拍摄的,部分细节也得到了还原,比如T-72B的自动装弹机和M60坦克的弹药架。虽然给观众展示了一段紧张刺激的坦克大战,但这段剧情仍有不少不科学之处。首先这些恐怖分子并非叛变的政府军,能够拥有T-72B和M60A3两款主战坦克就显得比较奇葩,而且这四辆坦克还保养得当,随时可以启动作战。然后坦克部队竟然安置在小镇中心的广场上,这很不方便坦克的训练与作战。

M60A3的反应装甲和T-72B的款式明显不同

主角三人搞到坦克后,首先用尾翼稳定榴弹给恐怖分子聚集地“问好”,这段拍摄还是十分真实的,炮弹在飞行一段距离后引信才被激活爆炸。不过随后的追击战就开始放飞自我了,首先M60A3坦克全重超过53吨,在安装了附加反应装甲后重量更是进一步提升,在动力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M60A3的越野速度很难超过35公里/小时。反观T-72B,虽然也安装了爆炸反应装甲,但由于本身全重仅有42吨,且安装了一台V-84-1型840马力柴油发动机,T-72B的最大越野速度可以轻松超过50公里/小时,远超M60A3。所以在电影中三辆M60A3紧追T-72B不放的场景,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杜江试验的副队长徐宏,就是他率先抢占了T-72B坦克

特战队员驾驶的T-72B坦克还和恐怖分子的M60A3在沙漠上展开了追逐大战,互相射击了十余发炮弹。虽然M60A3和T-72B都经过了火控和观瞄系统的升级,但由于改进有限,加上这两款坦克的诞生年代都较早,所以都不具备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精确射击的能力。像这种撒丫子狂奔的打法,只可能是炮炮飞天。现实中这类第二代和早期第三代坦克动对动射击,自身速度都不超过20公里/小时,而且要维持平缓的行驶状态。当然,这两款坦克更大的可能性是采用短停射击的方式来增加命中率。

正副队长利用坦克为掩体进行还击

坦克与坦克之间的作战基本依赖高膛压的主炮发射反坦克弹药,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穿甲弹和破甲弹。M60A3和T-72B都配备了主流样式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不过后者的弹药威力要略胜一筹。或许是为了剧情需要,又或者是导演和军事顾问要秀一下反应装甲的实力。双方坦克在追逐战中都未使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毕竟M60A3怎么改进也吃不消一发125穿甲弹,而T-72B的“菊花”也扛不住105穿甲弹。如果上来就是穿甲弹对射,恐怕这场战斗很快就要落幕。

破甲弹作用原理

交战双方主要使用破甲弹和榴弹,至少M60A3车族可以清晰的看到是使用的105mm榴弹。无论是破甲弹还是榴弹,都很难对覆盖有反应装甲的坦克造成致命伤害。不过电影中被击毁的坦克大多是履带、负重轮、炮塔座圈、动力系统这种薄弱部位受损失去战斗力,四辆坦克主装甲并未被击穿。过于真实的坦克对战不符合剧情需要,也无法呈现足够的紧张刺激。假如四辆坦克在相距一两千米的距离上慢慢吞吞的绕着圈,一分钟才打出一发,还要看运气能不能打出致命伤害。且不说观众对于这种场景是否满意,光是拍摄取景就成了大问题。

虽然在设定上存在诸多不科学的地方,但《红海行动》这场坦克对战仍然是十分精彩的,影片尽力展示了坦克在机动作战中的特点,十分具有真实感。用瑕不掩瑜来评价这部电影是客观的,无论如何《红海行动》都将是我国新时代战争电影的一个里程碑,笔者希望这部电影成为一块踏脚石,他日有更多同题材影片可以超越它。

这里是啮花熊的防务观察,本文系军事自媒体号“啮花熊”原创,首发于腾讯企鹅号,未经允许禁止其他媒体或平台转载。本熊每天都会为诸君带来不同的军事解读和装备分析,喜欢就加个关注吧!关注“啮花熊防务观察”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军事资讯。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