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型舰仍存一重要谜团 或成其最大短板

迷彩派
文|迷彩派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海军的对陆打击能力基本就只有舰炮,上世纪90年代末的紧张环境中,为了提高舰载火力,海军甚至把陆基火炮和火箭炮都搬上了船。而在当时的西方海军强国中,海军的对陆打击能力已经体现在从海上对敌纵深目标实施远程打击和支援地面部队行动,甚至很多场战争都是由海军舰艇发射的远程对陆攻击导弹来发起首轮攻击,因此世界各国海军都在不同程度地增强自身的对陆攻击作战能力。

用小型护卫舰发射巡航导弹进行“洲际战略打击”的创举 让世界对俄罗斯海军刮目相看
在国产055型驱逐舰的官方介绍中,我们看到:新型万吨级驱逐舰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装备新型反舰、反潜等武器,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对陆打击能力。显然,“对陆打击”能力并不是055型的强项,只是一个基本具备的功能。虽然目前解放军海军水面舰艇和潜艇广泛装备的鹰击-62、鹰击-18等反舰导弹也具备攻击陆地目标的能力、或者发展有相应的对陆攻击型号,但从这些反舰导弹仅有数百公里的射程来看,其至多拥有近岸打击能力。此外,要对混在星罗棋布的岛屿、各种民用设施及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军事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对反舰导弹来说是非常苛刻的任务。
也就是说,除了新型攻击核潜艇具有发射巡航导弹的能力、以及部分反舰导弹具备有限攻陆能力之外,中国海军的常规对陆攻击就只能依靠舰炮了。

中国海军拥有庞大的反舰导弹家族,但这些导弹的对陆攻击能力非常有限
从中国如今面临的安全环境来看,即使发生战争或者冲突,其主要目的已经不再是占领别国领土, 而主要是通过非接触的作战方式,打击敌方政治、军事、经济的战略目标。尤其是从中国海上面临的威胁来看,近海作战与对陆攻击已经成为无法分割的两个层面,如果能够纵深打击敌国的战略目标,让其面临经济和军事发展体系被瘫痪或者摧毁的威胁,就能够尽量减少附带损伤,达到军事占领达不到的政治目的。
在技术上,其实中国并不存在发展海基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的问题,在参考美国“战斧”和俄制KH-55巡航导弹基础上,中国的“长剑-10”一开始发展时就选择了“一弹多型”,也就是说,“长剑-10”是一款多平台通用型巡航导弹,在已经具有陆基、潜射、空射等多种型号并存的基础之上,“长剑-10”发展一个舰载型号显然不是什么难题。

从中国巡航导弹的发展来看,研发一款“舰载型”显然并不存在什么难题
从目前来看,055型驱逐舰没有强调对陆攻击能力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因素。
一是需求问题,虽然美国海军“以海制陆”的战略思想极具参考价值,但是那是建立在美国实现全球扩张的目的之上的,从很长一段时间来,中国海军目前并没有从海上干预陆地事务,主导世界战略形势发展的需求。因此055型的主要任务还是成为中国舰艇编队防空和反潜的核心力量,提升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
二是技术发展策略问题,055型驱逐舰作为中国首款排水量突破万吨的大型战舰,必然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因此未来需要大量的工作来完成舰体平台本身的测试工作,等整个型号的系统稳定性、成熟度都达到某个标准之后,巡航导弹上舰可能只是个“信手拈来”的事情。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藏拙”,为了避免外界炒作“中国威胁论”,淡化了055型驱逐舰的对陆打击能力。

从目前来看,从中国海军舰艇看到这样的壮观场景尚需时日
有军事专家对“迷彩派”表示,尽管055型驱逐舰的对陆攻击能力目前还是个迷,但从中国海军现在的发展脉络来看,055型将是继航母、战略核潜艇之外发挥海上军事优势作用的最重要型号,它不仅是装备更新换代发展的产物,更是更深刻体现着海军战略发展的诉求。不管055型最终是否具备大家期望的对陆攻击能力,都不可否认其拥有着极强的海上综合作战能力。

055型将是继航母、战略核潜艇之外发挥海上军事优势作用的最重要型号

现在的部分军事爱好者可能永远无法理解中国海军曾对舰载对陆火力的渴求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