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驱逐舰布局看起来杂乱却蕴含战力,号称能反制“东风快递”?

军迷圈官微
文|大国锐评
近日,常驻日本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中传来新消息,美国海军“约翰·麦凯恩”号(DDG-56)导弹驱逐舰再次出海执行相关军事任务。据知,自其服役以来,已经为美国海军效力 了26年之久。虽然现在似乎已经到了“约翰·麦凯恩”服役生涯的末期了,然而却仍是该舰队中的主力舰艇之一。

(美国海军“约翰·麦凯恩”号(DDG-56)导弹驱逐舰)
都说“颜值即战斗力”,然而这句话放在“约翰·麦凯恩”上却似乎不是很适用。与其他“阿里·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一样,其装备了大量各种类型的桅杆,桅杆上密布各种数据天线,整体布局看起来十分杂乱,然而有分析认为,其依旧蕴含了十足的战斗力,反而在杂乱的外表下暗藏了许多性能先进的子系统,不时髦却也不落后于时代。

(密布各类舰载设备的桁架桅)
“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上遍布的桅杆拥有成本低、重量轻的优势,在主桅杆的最顶端,装备有针形避雷针、碟形天线及环形无线电测向阵列等子系统,能起到定位、截收信息及提供导航等方面的作用。最值得一提的是,“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的两侧还安装有神秘的多边形设备,有消息认为,实际上那就是有源干扰天线,号称反制“东风快递”的绝门秘技。
然而,毕竟“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的设计时间较早,其装备的设施系统比起新一代驱护舰来说还是不够先进合理,一些设计会破坏舰艇整体隐身性,同时还会对船电系统的一体化产生一定的影响。2017年8月20日,由于种种原因,“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与油轮相撞。撞船事故较为严重,导致其不得不送去维修。

(“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与油轮相撞受损)
维修一共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可见损伤之严重。然而美军也就此机会对“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的作战系统、天线雷达、计算机网络等进行了升级,保证其在重返舰队时能够适应未来海军日新月异的变化,保证其作战能力不至于落后。在2019年的10月28日,“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在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改造后,首次驶向远海进行测试,可见,美国海军已经准备好让其重回现役。

(送去维修的“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
如今,“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再次出海,又一次证明了其指挥官之前说过的话,“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全体舰员都希望能够重返大海,“他们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努力将该军舰恢复到可以进行战斗的状态,他们同样也时刻准备好了要参加海上作战行动!”
不过,许多军事专家却给美国海军“泼了一盆冷水”,专家们提醒道: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若再像从前一样频繁地进行所谓的“自由航行”,再好的军舰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同时也势必造成船员的疲惫,很有可能会因此重蹈覆辙。(岚张)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