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为了造发动机,中企要收购乌克兰马达西奇,关键时刻美国横插一手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谷火平

在战略工业领域,航空工业毫无疑问占据着头把交椅,如果把航空工业比作皇冠的话,那么研发航空发动机就是皇冠上的明珠。其不仅对材料有着极高的要求,对于制造工艺来说也是如此。因此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能够独立研发出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就没几个,一般国家更不用妄想着在航空发动机的质量上要求这要求那了。

(安-178运输机的发动机)

如今我国航空工业在设计领域已经完全能够媲美世界一线水平,但是在航空发动机上还是差点火候,不然歼20也不会有一对影响隐身性的鸭翼存在,也不会有相当长的机身了,这都是在动力不足的情况之下,被迫在设计上做出妥协的结果。

(著名的安-124"鲁斯兰"运输机的D18T发动机)

我国的军事工业相当擅长小步快跑和拿来主义,如今捍卫我国领空的主力战斗机歼-11系列和歼-15、歼-16,都能溯源到上世纪末我国向俄罗斯进口的苏-27战斗机,也正是这种善于走捷径的灵活思维让航空工业迅速成长,使空军装备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转变。我们经历了从学习人家的气动外形设计,到学习人家发动机技术的过程,目前已经快要修成正果了。

(D-18T发动机)

在涡扇-10IPE已经列装,涡扇-15已经上马的年代,我们还相当缺乏大型军用飞机发动机的技术,举个例子来说如今空军的运-20战略运输机依然在使用俄罗斯的D-30。相比之下,在大型发动机领域我们更需要"拿来主义",而最好的对象就是乌克兰。在苏联时期就享有"动力沙皇"美誉的马达西奇公司自从2014年之后,日子可谓是一天不如一天,原本他们还能够指望向俄罗斯出口D-18T(安-124战略运输机的发动机)以及直升机发动机过日子,结果俄罗斯侵略了克里米亚之后,两国之间一切军事合作项目都停止了,发工资对于马达西奇来说,已经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马达西奇公司北京展销会)

我国此时收购马达西奇公司对于双方来说那是皆大欢喜,只不过美国人不希望这么干。早在数年之前我国天骄航空就提出了收购该公司的计划,由于当时乌克兰总统还是抱有强烈亲美态度的波罗申科,于是在2017年的时候该收购计划并未通过乌克兰反垄断委员会的批准。乌克兰新总统泽林斯基上台之后,这个国家整体思维焕然一新,天骄航空又觉得机会来了,并且与马达西奇公司已经商议了收购过半股权的具体条款。不过事实证明,我们还是低估了美国对这个国家的影响力。

(乌克兰马达西奇发动机制造车间)

根据乌克兰当地媒体的最新报道,日前乌克兰国家反垄断委员会官员透露,他们将会在3月宣布,禁止我国天骄航空收购马达西奇。要知道此前天骄航空已经与之商定好很多细节,比如说承诺在未来两年之内对马达西奇公司投资2.5亿美元等等,如果过不了乌克兰反垄断委员会这一关,所有都是空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还是美国人施加的压力,据悉美国准备让一家名为Oriole Capital Group的企业(该企业就是个为了走收购程序的套牌公司)去收购马达西奇。

(马达西奇公司总部)

事实上美国针对我国收购乌克兰该公司的干预早就开始了,前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在出访基辅时就试图干预此事,著名流氓集团黑水公司的老板甚至希望拿下该公司,还煞有介事地跑到该公司所在地扎波罗热去"考察"了一番。据悉如果马达西奇公司被迫违约的话,其面临的违约金最高可能会达到20亿美元,如果乌克兰反垄断委员会正式拒绝我国公司收购马达西奇,关键时刻这家美国公司又"神秘消失"的话,马达西奇大概率轰然倒塌,西方当年搞垮黑海造船厂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