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中国软肋?美国卖给澳军LRASM反舰导弹,中国该如何应对

军迷圈官微
文|军武次位面
前段时间,咱们谈了美国海军在2020年祭出的一系列新的军备动作,而截至目前,美军本年度的军备与对外军事合作计划还在继续推进之中,最新消息是近期根据美国国防部国际合作局的消息披露,美军准备向澳大利亚出售一批AGM-158C型先进隐身反舰导弹,即LRASM。
AGM-158C也叫LRASM

那么,作为美军近年来研发的一型概念设计较为先进、作战指标也较为突出的隐身远程反舰导弹,美军向澳大利亚提供该型导弹意味着什么、咱们又该如何应对这种威胁?
性能指标最为先进
在大伊万看来,美军在今年年初做成的这“第一笔生意”起码做到了两个“最”:第一是“性能指标最为先进”,二是“交付数量最多、合同金额最大”。

“性能指标最为先进”
先说第一个“性能指标最为先进”,这不仅是指AGM-158C在各主要军事强国当前列装的各型号战役反舰导弹中属于较高水准,更是指该型反舰导弹是美国海空军迄今为止列装过的最强有力的制海武器。

大家都知道,美国海军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一直是当仁不让横行七海的“海上王者”。同时由于海军战略和作战传统的影响,美国海军长期以来不太重视各型号战役战术反舰导弹的研发与装备。甚至在60年代后期,主要的反舰手段还是靠诸如A-6、A-7这种攻击机携带“铁炸弹”去猪突苏联舰队。一直到70年代红海军开始实现防空作战导弹化之后,美国海军才启动“提丰”计划研发反舰导弹,但一直到冷战结束,真正研发出来的也就一个“反舰战斧”和一个“鱼叉”,冷战后作为美三军标准战术反舰导弹的也只有一个AGM-84“鱼叉”系列。
AGM-84“鱼叉”反舰导弹

而“鱼叉”不管从总体设计、抑或是从技战术性能上来讲,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法、俄等国研发的YJ-8系列、AM-39“飞鱼”系列、X-35“天王星”等小型战术反舰导弹只能说旗鼓相当。即使在后期性能经过多轮升级,总体战术性能也只与我军的YJ-83系列、日本空自的12式对舰“诱导弹”差不多,距离中国、俄罗斯这种对舰队决战和舰队制海极为看重、对重型战役反舰导弹极为热衷的国家研发出的多型大型反舰导弹的性能差距都相当大。
鱼叉导弹的技术水平和威力都不算很高

因此,这样横向纵向一比的话,AGM-158C居然在阴差阳错间成为了美军自冷战结束之后给美国海军航空兵、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大批量列装的性能最先进、威力最强大的反舰导弹。咱们在去年的文章中曾经提过一次AGM-158C,当时提到该型反舰导弹在总体设计和战术性能上有如下几个优势和特点:
AGM-158C的弹体

一是弹体设计相当先进,主要技术指标比较突出,AGM-158C的弹体直接沿用了美国空军本世纪初主导的“联合空对面防区外攻击导弹”项目成果,动力部分则使用了为美军的AGM-86/ALCM巡航导弹准备的F107-WR105“Turbofan”小型涡扇发动机,全弹质量被控制在仅有1.13吨左右,却配备了1个1000lb的大型战斗部,同时在直航条件下的射程可以达到400海里以上,数据极为亮眼。

二是隐身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根据美国方面披露的信息,AGM-158C的基准型号AGM-158“JASSM”导弹本身对于各型号X-Band末端火控雷达就具有一定的隐身性能,而AGM-158C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能力,对假想敌各型号驱护舰只配备的扫海雷达有较好的隐身效果,且AGM-158C采用了智能化的自适应突防技术,据称其弹上计算机具备“自动威胁分析”能力,可以根据自身接收到的对方ISR系统信号反推威胁种类,并自动判明威胁顺序乃至战术态势,从而自行规划绕过威胁最大的区域,从威胁较小的区域向对方舰队的纵深实施渗透攻击。

三是设计理念与通用化程度较好,面对着冷战后世界反舰导弹研发开始向“超音速”和“亚音速”两个方向发展,美军在选择了研发难度较低的“亚音速”技术路线后,开创性地使用了隐身加智能突防技术来提升反舰导弹的战场生存性与突防成功率,其全弹与弹上子系统的设计是当前世界各国亚音速反舰导弹中性能最强、系统最好的,且具备良好的通用化能力,毕竟AGM-158C不仅可以挂在B-1B这种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上,还可以挂在海军航空兵的F/A-18E/F“超级大黄蜂”这种航母舰载机上,理论上还可以装在“提康”、“伯克”等水面舰艇的MK-41垂直发射单元里。
AGM-158C从垂直发射单元里发射

因此,说美国军队这回卖给澳大利亚的反舰导弹是“性能指标最为先进的反舰导弹”,在大伊万看来,这种说法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交付数量最多、合同金额最大”
而第二个“最”,则是指美军做成了近年来交付数量最多、合同金额最大的一笔反舰巡航导弹生意,甚至其交付数量比目前交付给美国空军自己的导弹都要多点儿:

根据2018、2019年度AGM-158C主机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公开消息,直到去年九月,首批出厂的AGM-158C被交付给美国空军并正式列装B-1B战略轰炸机部队,数量仅23枚,连1架B-1B的挂架都挂不满;第二批导弹预计会在今年交付美国空军,但是总的交付数量也只有50枚左右,勉强可以挂满2架B-1B,到今年年底美军拿到的AGM-158C也只够3架B-1B出击一次使用,而作为航空制海真正“大户”的美国海军航空兵,反而到现在甚至连一枚AGM-158C都没拿到。
美国海军还没正式装备AGM-158C

再根据美国国防部合作局披露的有关消息,这回卖给澳大利亚的AGM-158C数量却高达200枚,相比美国空军可怜巴巴的五十多枚也是没谁了。
AGM-158C的售价
当然,AGM-158C性能先进、加上刚刚定型没多久的后果,就是美军的传统艺能又发作了:采购价格高得吓人,这一点咱们先前确实预测有点失误。
美军采购传统:价格奇高

毕竟AGM-158系列作为美军长期生产、装备数量极为庞大的成熟装备,一枚的采购单价也就一二百万美元,堪称物美价廉。而AGM-158C根据2018和2019年美军自行披露的情况,每枚的采购单价水涨船高到了300多万美元,这回卖给澳大利亚的这200枚导弹的合同价格更加美丽,一共签订了10亿美元的合同,包括200枚导弹、一批用来日常训练用的挂飞弹、一批维护保障与地面检测器材、相应的人员培训、后续升级与导弹保养服务。

算下来每枚导弹的单价高达500万美元,不仅让导弹的主机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数钱数到手软,更是创下了合同金额的纪录。
美国卖给澳军AGM-158C的目的
那么,既然美方卖给澳军的AGM-158C就这样创下了“技术最先进、价格最美丽”的纪录,这背后意味着什么、咱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就很有意思了。

当然,有些读者老爷可能会习惯性地认为,“卖出去的都不是最好的”、“卖给外国的都是猴版”,从而下意识地认为AGM-158C的性能“可能也没有那么厉害啦”。其实不然,也许有些国家在对外军贸领域的确存在猴版现象,但对于美国和其欧洲与亚太地区主要的军事盟友来讲,所谓的“拿猴版给盟友”用往往是不存在的,卖给主要盟友的往往跟美军是相同军标相同性能的装备。
澳大利亚拿到的F-35和AGM-158C都不是猴版

再以美军向亚太、欧洲等地军售的主要目的来讲,其主要军售考量与主要军售目标也并不是为了“赚钱”或者“介入第三世界某个地缘政治区域的局势”这么简单,而往往是确保这个盟友在关键时刻可以和美军协同作战,共同应对亚太地区日益复杂与危险的地区局势。根据诸如美澳、美日之间签订的相关军事合作协定,战时这些国家的军队不仅要同美军协同作战,甚至其弹药、武器仓库内的主要装备储备也将被纳入太平洋地区美军统一管辖,美军甚至有权在战况危急时直接提取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武器装备。
澳大利亚空军基本以美式战机为主

因此,美军向澳大利亚出售这200枚AGM-158C型反舰导弹,与其说是“卖”给了澳大利亚,倒不如说是给美军的反舰导弹换了个储存地。在战略上确保澳大利亚在战时可以和亚太地区的美军同时实施介入类作战,在战役上确保美军在关键时刻可以在南太平洋海区拿到宝贵的反舰导弹储备,在战术上大大增强美军在诸如中国南海、西太平洋等地的灵活性。同时,如果美军将这一模式“推而广之”,将该型反舰导弹卖给诸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同样使用美式装备的国家和地区,无疑将改变东亚地区各国航空制海能力对比,也将大大提高我军在遂行某些作战任务时的难度。
中国如何应对?
那么,面对美军正在扩散的AGM-158C型反舰导弹的威胁,咱们应该怎么应对呢?

大伊万认为,起码从装备更新上,咱们还是应该在各型号水面主战舰艇上普及新一代的X-band有源相控阵扫海雷达,以及“一坑四”垂直发射系统。前者将大大延展对于诸如AGM-158C这种掠海轻小目标的截获距离,后者将大大增强在拦截这种可能一次打出来上百枚甚至几百枚的反舰导弹时的火力密度;

而在舰群编组上,面对着AGM-158C可能将后勤舰队、登陆船团等防空火力比较薄弱的目标作为主要打击对象的战法,咱们有可能在战时需要装备为这些舰群配备防空舰实施伴随防空。

总而言之,AGM-158C型反舰导弹尽管性能相当强大,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不是完全不可以防御的武器,咱还是能找到破解之道的。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