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5战机性能强悍,24架数量太少,中国还需要再购买第二批吗?

军迷圈官微
文|天下布武
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已经越来越少的从俄罗斯引进武器了,而24架苏-35作为近年来最大的一单,也引起了国内外不少媒体和网友的关注。从2016年第一批苏-35开始交付,到2018年24架苏-35战机全部交付完毕,如今这些战机经过磨合已经形成战斗力,未来中国还会继续购买苏-35战机吗?

作为苏-27家族的终极魔改版,苏-35战机确实有着不错的性能,既继承了苏-27系列战机的优秀性能(航程远、速度快、飞得高、强挂载),又装备有117S矢量发动机(AL-41F1S)和X波段的“雪豹”-E多模被动相控阵雷达,使得苏-35有着超强得机动和探测能力,所以也被俄罗斯称为仅次于五代机最强“四代++”战机。

不过,即便如此未来中国也不大可能继续购买苏-35战机了!

首先,在2013年的时候中国选择苏-35战机,主要是因为那时候歼-20刚刚试飞不久短时间内还不能服役以形成战斗力,购买24架性能不错的苏-35战机可以解决“燃眉之急”,用于歼-20形成战斗力之前的过渡,而如今歼-20已经批量生产服役,自然不用舍近求远购买苏-35战机了。

另外,苏-35作为重型空优战机,虽然有着不错的性能,但在用途方面较为单一。在定位用途与苏-35战机一致,同为重型空优战机的歼-11D目前似乎已经下马,这些也说明在空优战机方面已经拥有歼-20和歼-10C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再去发展和购买其他的空优战机了。

或者说目前的中国空军比较偏爱多用途战斗机,如同歼-16重型多用途战机那样,虽然在机动性上不如苏-35战机,但歼-16在对海、对陆打击能力都要更胜一筹,况且歼-16使用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要强过苏-35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而且苏-35的在许多方面与国产武器设备并不兼容,但歼-16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总之,中国对苏-35已经没有了当年引进苏-27时那样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了,苏-35的亮点只剩下动力和飞控上,在航电系统以及机载武器的兼容性方面,都要逊于新型国产战机。中国对于苏-35已经有苏-27时的“刚需”变成了可有可无,或者说完全不用再继续增购苏-35了。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