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升级65年前老侦察机,背后暗藏美国空军一大窘境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武次位面

《军武次位面》作者:机甲888

日前,在美国空军方面的组织以及洛克希德·马丁·臭鼬工厂、美国空军联合柯林斯航空航天系统公司等公司的联合协作下,新一代的改进型U2侦察机完成了首次飞行测试工作,而此举也预示着此轮U2的改进计划基本上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地面停机坪内,地勤人员正在给升级后的U2侦察机进行相关的测试(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作为一款诞生于冷战,至今以服役65年的美国空军"元老"级别的高空远程战略侦察机,U2对于许多军迷来说并不陌生,当然,这其中也许该机服役之后的历次著名的作战行动有着很大的关系,特别是许多人真正了解到该机还是通过从当年中国代号为"543"的地空导弹部队多次用引进的苏制萨姆-2地空导弹将入侵中国领空的台湾国民党军的U-2侦察机击落的这个事件。而也正是因为在各国远程地空导弹服役后对U-2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威胁,美国空军后来也曾一度不在使用该机执行侦察任务,特别是其之后还研发了更为先进的具备"双3"(即最高飞行速度可达3马赫以上,最大飞行高度为30000米)能力的SR-71"黑鸟"高空远程战略侦察机,并在随后还利用"全球鹰"无人侦察机来替代了U-2飞机的大部分工作任务。

▲上世纪中国空军英勇的"543"地导部队曾多次击落过入侵中国领空的U-2侦察机,从而大大地打击了敌对势力的嚣张气焰,如今,该部已经拥有了更为先进的国产地空导弹,从而能更好的守卫祖国领空的安全(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人的"黑鸟"虽好,但无奈可靠性不高,且使用维护起来不仅不方便且昂贵(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随着时间的逐步推移,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后,U-2侦察机的性能也日益落后,不过,美国空军也发现了现阶段的U-2侦察机仍然有着无法被替代的地位,首先,虽然此前美国方面有了更加先进的SR-71"黑鸟"侦察机,但SR-71"黑鸟"侦察机的可靠性一直饱受质疑(比如起飞阶段会漏油等),且加之其使用/维护成本均较为昂贵,因此美国方面后来也就将其彻底封存不在使用,其次,虽然有"全球鹰"无人侦察机以及侦察卫星等先进的侦察手段,但前者的有效载荷能力(U-2可达2.268吨,"全球鹰"则为1.361吨),飞行高度(U-2为21336米,"全球鹰"则为18288米)以及有效侦察范围(U-2上的侦察设备的可侦察半径为200千米,而全球鹰为110千米)明显不如U-2,且"全球鹰"也缺乏必要的机载防御系统,而侦察卫星又无法对时间敏感性目标进行持续侦察,故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空军也只好对U-2侦察机进行再一轮的升级,以提高其作战(特别是侦察)性能。

▲目前,"全球鹰"这样的无人侦察机仍然无法承担起全部空中侦侦察任务,这也是美国人为何至今仍然需要U-2的原因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

▲太空中的侦察卫星从目前来说,是无法很好的对地球上的时间敏感类目标进行有效快速的侦察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有了本文开头我们说的美国空军此次试飞新改进后的U-2侦察机的事了,据悉,此次设计主要是给U-2飞机加上了新一代的改进型SYERS-2C光电侦察系统,该系统拥有10个工作波段,具有更好的光学探测性能、更高精度的对远程目标的跟踪功能以及更高的空间分辨力,并能在各种复杂恶劣的气候/气象条件下进行工作,此外,这一轮的升级还给U-2侦察机安装了一套可以与F-22/F-35第五代隐身战斗机进行通联工作的全新数据链系统,而这也就意味着改进后的U-2侦察机就具备了和F-22/F-35战斗机进行实时的目标信息数据通联,进而为F-22/F-35战斗机提供高精度的目标引导指示,从而提高了F-22/F-35战斗机对敌方目标的打击能力,且也增强了U-2侦察机与F-22/F-35战斗机的联合作战能力。

▲相较来说,中国空军或许在先进侦察机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了点,比如去年阅兵上展示的某型新型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该机不仅拥有一定的隐身性能,且飞行速度据称达到了"准高声速"的水平(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美国人之所以要这样火急火燎的给U-2机队进行升级,其背后也反应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美国空军现在确实面临没有新型侦察机的窘境,虽然此前早有传言美国人研制了更为先进的诸如SR-72(也被称之为"黑鸟之子")等之类的新型侦察机,但那么多年过去了,一切都还存在于所谓的民间传言中,并没有任何官方证据说明美国人已经服役了新型侦察机,因此,美国空军也只好给旧时的U-2再次进行续命,以求其也可以在当下在承担起美军空中侦察的重任,可以说,这对于强大的美国空军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瑕疵了。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