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打遍全球计划落空,17年努力一无所获,美军多个项目下马

军迷圈官微
文|军武观察
早在刚刚进入21世纪的时候,美国人就提出了所谓的“一小时打遍全球”概念。我们最后一次见到美国人提出这个概念是在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身上,原本美国人在设计朱姆沃尔特驱逐舰的时候是想要“由海向陆”,但是这种思维被现实证明是彻底错误的存在。
于是美国人又想要把这款驱逐舰当成一个海上的大型远程导弹发射平台,实际上就是想要把装备常规战斗部的远程甚至是洲际导弹直接搬上船来发射。那么美国人就需要解决两个大问题:第一大型的弹道导弹如何做到小型化?第二他们如何保证装备常规战斗部的弹道导弹拥有如同巡航导弹般的打击精度?

如果做不到这两点,那么这个所谓的“一小时打遍全球方案”不谈有没有任何意义,其连起码的可行性都没有。事实上美国人在21世纪初提出的这种方案比“往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搬弹道导弹”的思维复杂而且科幻得多,其最初就是“猎隼”计划。该计划旨在发展一种可以实现高超音速飞行的滑翔飞行器。

该飞行器的发射方案是这样的:首先被安置在运载火箭上,点火发射之后运载火箭赋予其一个相当高的初速度,到了大气层边缘的时候运载火箭燃料耗尽自动脱落,然后装有常规战斗部或者是核战斗部的飞行器进行“打水漂”式的飞行,其将滑翔到总厚度高达40公里的大气层上,与之发生撞击之后“反弹回去”,到摩擦力将其速度耗尽之前,这种飞行器总共能够飞行一万公里左右。
按照美国人的声称“猎隼”能够实现精确打击,不过我们实在无法理解这种看起来误差就相当高的飞行方式是如何实现精确打击的。

“猎隼”计划在2011年之后正式下马。不过美国人仍然没有放弃对类似武器的追求,与“猎隼”有着同样思维方式的武器还有“弧光”,其设计方案为利用MK-41垂直发射系统发射能够以高超音速滑翔飞行达到3700公里的导弹,结果该计划在2020年没有拿到一分钱的拨款,基本上可以确定已经下马了。

除此之外,美国海军还在发展一种可以由“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携带的“常规三叉戟”,不过难度也相当之大,美国人在2021财年整整为该计划拨款了10亿美元。
美国各大军种一面疯狂哭穷,一面在这种看似“黑科技”实则不切实际的武器上疯狂浪费钱,也难怪国会老爷们否决了他们一个又一个方案。此时距离美国人最初的“猎隼”计划已经过去整整17年了,他们在高超音速武器上依然没有收获!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