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美军尼米兹级有多出色?大量采用特制钢板,15枚导弹都打不沉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小康视野

最初,航空母舰并不受各国海军欢迎,几乎所有人认为航空母舰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舰队进行前期侦察,例如在作战前放飞侦察机与炮术观察机来协助战列舰进行作战。这种情况下,各国使用的航空母舰往往并非是"科班出身",要么是用快速邮轮或运煤船改装而来,好一些的则是改装重型巡洋舰,这自然战斗力不会很强,而美国的列克星敦及萨拉托加在初期甚至还装备有重巡洋舰一级的火炮,随时准备用火炮与对手拼命。这种情况下,航空母舰的抗沉性往往不是很强,这意味着在战场上可能几枚航空鱼雷或者干脆是重磅炸弹就能将航空母舰击沉。在战争初期,不少航母的甲板只是钢包木,而到了战争中后期及战后,各国的航空母舰基本上全部采用了钢制甲板,至少在面对俯冲轰炸机的时候,航空母舰的生存能力变得强了许多。到了现在,比起舰载机搭载能力,航母往往更加强调相应的抗沉能力。

根据美国海军给出的数据来看,就算是15枚甚至20枚反舰导弹命中美国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可能也无法将其击沉。如果是重型鱼雷,那么最少尼米兹也能两个方向各吃三枚以上。仅仅是水密隔舱,尼米兹级便拥有超过2000个,并且在设计初期,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就已经考虑到了被对手集火攻击,导致战舰大量进水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尼米兹级更强调自己的储备浮力,就算大量进水也能保持在水上的漂浮状态,只有各大舱段全部严重进水,才可能会导致航空母舰战沉。

击沉一艘航空母舰需要这么多导弹,但如果仅仅是让其失去作战能力呢?其实,这种情况下不会需要太多导弹,仅仅一枚反舰导弹正中航空母舰的甲板,就能让其失去作战能力。航空母舰的主要攻击手段是舰载机,如果失去了收放舰载机的能力,那么就算是尼米兹级也只能暂时离开战场,以目前的技术来看,给航空母舰在海上更换甲板是不可能的。此外不管是航载机的起飞还是降落都会给甲板带来不小的压力,如果像二战时期一样做简单的补丁显然是不可行的。

此外,尼米兹级航空母舰自设计伊始便考虑到了受到核打击的可能性,一般核武器除非直接命中航空母舰,不然基本上是没有可能将其击沉的。不过,在受到相应的核打击之后,航母的舰员们必须将甲板净空,并进行洗消工作,才能恢复作战,例如在福岛核电站泄露的时候,美国第七舰队的战舰便基本全部进行了洗消工作,避免核辐射沾染到战舰上。

正是因此,航空母舰虽然十分抗沉,在战场上也仍然有不小的风险,所以各国都会派出大量作战舰艇来保护航空母舰。以美国的航母战斗群为例,护航舰艇包括了核动力攻击潜艇、驱逐舰、巡洋舰,如果在战时,往往会将两支打击群合并为一个双航母战斗群,甚至会将部分单独的驱逐舰中队编制在双航母战斗群内部,以增强在遭遇空袭的时候战斗群的抗打击能力。可以说,目前美国海军的大部分作战都是要依托航母战斗群展开的,如果失去了航空母舰,那么美国海军的作战能力将会下降百分之五十甚至更多,要知道在作战的时候驱逐舰往往不会携带过多有攻击性的反舰导弹,而是会携带防空拦截弹。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