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制武器世界第一?外观花里胡哨,战时不堪大用

军迷圈官微
文|利刃观察眼
自二战以来,美国不仅一举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连带着“美制装备”也成为世界最强武器的代名词。不过,造价不菲的美制武器尽管被美国军火商们吹嘘得神乎其神,但其实战性能却让很多人深感怀疑。特别是近年来,“美制装备”中看不中用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在去年沙特阿美石油工厂遇袭事件中,被誉为“反导第一神器”的“爱国者”导弹就对胡塞武装最低端的无人机突袭战术一筹莫展。与此同时,包括F-35五代战机、朱姆沃尔特战舰等众多装备在内,屡屡被曝光出众多技术问题,真到了战场,实在不堪大用。

客观来说,美国在军工产业与军工科技领域的实力和底蕴,依然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特别是美国政府每年拨付的巨额军费,让美军的装备更新迭代始终保持着高频率。与此同时, 美国本土的众多军火巨头也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订单,除了服务于美军之外,众多美制装备也水涨船高,成为国际军售市场上的畅销货和硬通货。当然,包括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雷神、通用等在内,这些美国军火巨头们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在武器装备研发方面不断压缩研发、测试成本,甚至省去了不少关键性的测试与改进环节,让研发项目“飞速完成”,进而迅速投入市场以牟取暴利。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模式下,包括美军及海外客户采购的众多美制装备,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质量和技术缺陷。

比如,作为目前全球现役数量最多的五代战机F-35,美国政府将其战力性能吹得神乎其神,并且向北约及海外盟友大力推销。为了彻底吸引潜在客户的目光,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不断缩短研发进程,拼命扩大产能。与此同时,单架战机的采购价格也从最初的上亿美元被压缩到了8000万美元之内,甚至要比现役多款四代战机更加便宜。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尽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采购客户,却让F-35的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2018年9月28日,美国空军的一架F-35B战机就在飞行训练时坠毁,此后美国国防部紧急停飞所有的F-35战机进行彻查。此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接收F-35各型号战机后,也纷纷指出了这款战机的性能缺陷。比如,澳大利亚专家就指出,满载状态作战半径仅有700公里的F-35,根本不符合澳大利亚跨海巡航作战的需求,澳大利亚空军花高价购买的F-35,只能用于本土巡逻。

不仅如此,在海湾战争中大放异彩的“爱国者”导弹,一直是美制装备的招牌和门面。在沙特阿美石油工厂遇袭事件中名声扫地后,尽管美国方面将主要原因甩锅给沙特,认为是沙特军人的操作失误造成的。然而,俄罗斯国防部官员就一针见血地拆穿了这一谎言。除了分析“爱国者”导弹对于低空高速飞行目标存在盲区之外,这名官员还直接对美军的另一王牌“宙斯盾”系统开炮。众所周知,美军在波斯湾地区一直部署有多艘“宙斯盾”战舰,这些战舰也是美军反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和美国政府及军火商宣传的截然不同,在近年来,“宙斯盾”系统的反导能力水分十足,特别是对于巡航导弹和小型空中目标的识别与拦截能力十分糟糕。因此,伊朗、胡塞武装以及中东地区的众多武装力量,频频通过无人机等突袭战术,对美军及其盟友的军事目标发动远程打击,并且屡屡得手。
不得不说,美制装备的确在一些领域具有无可挑剔的优势。不过,美国军火商们很少会主动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往往借助政府的影响力进行强势销售。再加上大量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行为存在,很多美制装备都言过其实,世界最强武器的名头真的难以让人信服。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