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三明治改变现代航母,斜角甲板就此诞生,但却被美国弯道超车

军迷圈官微
文|冯善智观察
有些书籍介绍过一颗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开启了牛顿对“万有引力”的探索。而“苹果”又成为乔布斯对自家产品的期望,所以苹果公司诞生了。
可能很多人不会想到,现代航母三大件之一的斜角甲板也是通过一种食物启发的,它叫三明治。
一、苹果之后的三明治
通过现代航母与二战航母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很大的不同。二战时期的航母一般都是板板正正的矩形构成的直线型甲板,而现代航母则是棱角分明的多边形,那“歪”出来的一块就是现代航母必备的斜角甲板。

航母舰载机进入喷气式战机时代后,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起降距离增加。如何在短小的飞行甲板上保障飞机正常起降作业就成为了问题。
1951年,英国皇家海军飞行员出身,曾担任过多艘航母舰长的丹尼斯·康贝尔正在吃午饭,一会儿他需要主持召开旨在解决英国航母舰载机起降问题的会议。
他一边吃饭一边研究办公桌上的“光辉”号航母模型,他本意推动航母的二层甲板设计,即起飞和降落的飞机分隔在两层甲板上。但这个主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因为早在二战前就已经有人实践过,将头层甲板用于飞机降落,下一层甲板用于飞机起飞。可是这样设计造成二层甲板接触不到甲板风,飞机起飞没有助力。当然这是活塞式飞机时代,喷气式飞机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动力起飞,可伴随着增加油耗的问题。

怎么办呢?他手中拿着的三明治(午餐)正好隔在了视野与航母模型之间,丹尼斯·康贝尔忽然灵机一动:如果航母甲板偏转10度左右延伸出一段副甲板呢?飞机就有停放的地方,甚至飞机起飞、降落全部都可以分别进行。
二、斜角甲板的原理
康贝尔将那个立了大功的三明治吃掉后,马上将“斜角甲板”的想法进行讨论和推广。当时英国造出了飞行甲板长达300米的“老鹰”号航母,可还是无法解决喷气式飞机的起降效率问题。正在建造的姊妹舰“皇家方舟”号被迫停工寻找新的设计思路。
这个时候,康贝尔带着斜角甲板的方案来了。

斜角甲板的意义就是让飞机可以安全着舰,如果飞机降落失败不会危及甲板上停放的其他飞机。这样就减少了飞机降落的准备时间,从而加快了舰载机的起降效率。
甲板略朝向左舷外偏转几度,成为斜角式降落甲板,那么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可以停放战机的三角形区域,将主甲板跑道清空。
这样飞行员可以在降落失误时拉起飞机进行再度降落,而在飞机降落的同时,斜角甲板还可以正常弹射飞机,二者互不干扰,无形间达到了两艘老式航母的效率。
至于为什么是偏转10度呢?因为少于10度,斜角甲板的空间会受限制,影响停放和起飞飞机的数量;如果大于10度,又会让甲板出现左右不平衡,航母无法正常行使的问题。

而且把甲板向外延伸一下就能解决飞机的起降问题,这是目前为止耗费最小、收效非常大的解决方案,因此注定斜角甲板要成为现代航母的标准配置。
三、被美国人超了车
康贝尔的“斜角甲板”提案顺利进入了英国漫长而又繁琐的讨论程序。没想到在讨论期间又发生了一件“意外”。
当时英美有相关协议,约定在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英国范堡罗航空展期间,英美两国海军要就双方未来的发展信息进行交换式讨论。
由于“斜角甲板”方案还在讨论阶段未到国家施工议程,因此英方并不是很重视,在讨论时交出了这一方案,以换取美国更重要的信息。

但根据当时在场的康贝尔的回忆:美方代表在听到“斜角甲板”的方案后立即沉默了下来,代表之间进行了非常明显的眼神交流。
这一突然的沉寂当时并没有引起在场英国人的在意。几个月后,他们听闻美国在造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母“中途岛”号上,安装了斜角甲板并进行了测试。英国人才发觉当时会场的那段沉默非比寻常。
而与此同时,英国还在慢悠悠地讨论。在康贝尔等人的反复催促下,海军才在“凯旋”号航母上进行试验。这艘当时年岁大到足以成为博物馆的航母甲板短小,并不能完美体现斜角甲板的作用。但是测试的结果大获成功。

一系列的测试向英国证明,斜角甲板可有效改善喷气式飞机着舰的安全性,还有大幅提高航母作业能力的作用。不仅可让舰艏起飞与舰艉降落互不影响,还能解放船舷两侧空间用来停放更多的飞机。
1952年,英国首艘安装了斜角甲板的2万吨级航母“爱马仕”号入役。在实际操作时发现,其作业效率与安装传统直线型甲板的3.3万吨级“老鹰”号相当。
唯一遗憾的是,英国这个斜角甲板发明国,反而让美国成为了第一个装备的国家。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