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能飞2.8马赫的战机,曾经2次锁定黑鸟,如今能发射10马赫导弹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武观察

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的航空工业曾经进行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美苏赛马赫”阶段,两个国家都在追求战机的极限速度上不断下功夫,最后弄出来了一大堆看似黑科技武器的装备。

不过真正大量生产并且列装部队的高速飞机只有三款,分别是美国的SR-71“黑鸟”高速侦察机,苏联的米格-25“狐蝠”高空高速截击机,以及米格-31“捕狐犬”截击机。米格-25刚刚问世的时候一度震惊了整个西方,因为其拥有3.2马赫的最高速度(米格-25R侦查飞机甚至将“响尾蛇”空空导弹甩开过)以及一定的空战能力。

不过后来发生了苏联飞行员别连科驾驶米格-25截击机叛逃的事件,这也让西方认识到了这款飞机的真实实力:除了高空高速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优势,不锈钢的机身、极其老旧的电子设备加上无限趋近于零的机动性一下子打破了米格-25的不败金身。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后来苏联在这款飞机的基础之上又研制出了米格-31截击机,其将最高速度从3.2马赫下降到2.83马赫,但可以携带更先进的雷达和航电设备,并且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曾经两次锁定了SR-71“黑鸟”侦察机,这是米格-25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随着时间推移,米格-31这款充其量只能算二代半的战机也已经出现了落后的情况。俄罗斯空天军也不断对其进行改进,目前米格-31的初期型号正在服役的数量已经相当少,大部分是航电设备经过升级的米格-31BM,以及最先进的型号米格-31BSM。

早期的“捕狐犬”装备了从米格-25继承而来的R-40空对空导弹。其射程为80公里,可以轻松应对西方战机在冷战期间携带的AIM-7,尤其是重达100公斤的弹头赋予了其四倍于普通空空导弹的爆炸威力。

在“捕狐犬”的装备更新阶段中,R-40大部分被强制退役,取而代之的是R-33以及更加现代化的R-77。其中R-33的究极衍生型号R-33S空空导弹射程甚至达到了300公里之多,是大多数现代西方战斗机携带的AIM-120C导弹射程的三倍。R-77的开发是为了取代俄罗斯冷战末期装备的R-27,并保持了110公里的射程。

另外,“捕狐犬”如今还有一项新的使命,那就是充当“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载体,其型号为米格-31K。一架米格-31K可以携带一枚“匕首”导弹,飞到2.83马赫的高速之后点火发射该导弹,让其迅速加速到10马赫的极限速度,用以攻击地面上的战略或战术目标甚至是航母战斗群。事实上“匕首”导弹就是一款空射版“伊斯坎德尔”,未来“捕狐犬”更多将会作为远程“射手”的存在,其作用放到陆军里就是自行火炮。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