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基因武器危害比核弹还大?看看专家怎么评价,我们一定要高度警惕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铁血观世界

在冷兵器时代,士兵拿着刀剑盾牌冲锋陷阵,所造成的伤亡是有限的;在热兵器时代,人们在远距离外用机枪、大炮就可以致人死亡,战争变得越来越残酷;到了信息化战争时期,军事斗争形态呈现的是高科技之间的较量,战机、卫星、导弹成为非接触性战争的杀手锏武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生物科技为形式的战争将会彻底改变人类未来战争形式。

我国著名军事专家杜文龙教授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下一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到底是什么?”杜文龙这样解释道,“不是原子弹、氢弹,也不是第四代核武器,而是一种叫基因武器的超级武器。”所谓的基因武器,正是通过生物科技研发出来的一种看不见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的目标人群是特定的,有可能是一个种族。此外,基因武器杀伤方式非常隐蔽,能够杀人于无形。杜文龙教授称,“未来我们必须对这种武器装备有足够的警惕性。”

基因武器将未来战争形式定位于人体本身,而不再是简单的对军事设施进行狂轰滥炸,这就使得战争的效益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例如,在发生战争的时候,研制出专门针对敌国人群的病毒,将这种病毒投放到敌国后,将会导致成片成片的人染病,所造成的破坏力是巨大的,甚至比原子弹的威力还有恐怖。最令人后怕的是,当人们感染上病毒后,不仅会对整个社会造成重创,也将影响到后代子孙的发育。

在现实中,有媒体报道显示,已经有多个国家正在研制基因武器。英国媒体曾报道称,以色列科学家正在破译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基因差异,从而研制出只攻击阿拉伯人的基因武器。所以,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我们一定要对这种杀人于无形的基因武器怀有警惕之心。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时应对,那在未来的生物信息化战中我们是要吃大亏的。

当然,在对基因武器重视的同时,我们要以理性的态度去看待它。此前在2003年非典爆发之后,有阴谋论者将非典与基因武器联系到一起,从而得出“非典病毒来自美国实验室”的结论,这是非常荒谬的。在未来可能面临基因武器的斗争中,我们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对待,而不是主观凭空推测出一些不符合逻辑的结论。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