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阿波罗登月阴谋论?月球上为何看不到星星?专家:地面有一层月壤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武器正能量

阿波罗登月阴谋论一直都存在,但是热度早就过去了。最近,有自媒体制作了视频,对登月阴谋论进行了一一穿刺。他们的解释固然是很不错的,但是有几个方面还是存在疑点。本文不是重复他们的论调,否则就有抄袭的嫌疑了。只是他们有好几个地方都没进行解释。比如登月舱为什么没在月球上留下浅坑,指令舱穿越地球辐射层时为什么安装吸收辐射的涂层,返回舱返回月球轨道时为什么没有火焰,月球车的轮胎性能等等。

以上这几个疑点,我们会做成几个系列来解释。首先,最近自媒体解释的都是以下几个方面,比如:美国国旗为什么在摇晃,美国人发布的视频中,岩石和人的影子不是平行的。月球上没有大气,但是视频中却没有任何星光。首先,为什么有人(特别是美国人)会质疑呢,因为他们是以地球上的思维来看待登月视频的,在地球上,如果阳光明媚,那么并排行走的人的影子是一致的。地球上有大气,所以会“摆动”的旗帜肯定是受到气流的影响,地球上可以看到星星。

但是,月球上的环境是这样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1/6,几乎没有空气,可以视为真空。且满目疮痍,遍地都是陨石坑。比如月球上最大的陨石坑,南极-艾托肯盆地(SPA),直径1500英里(2414.01公里),深度超过5英里(8.05公里)。所以我们古代才有“月宫”、“桂树”的传说。就看到的月球上的阴影。因为月球上没有大气,所以撞击月球的陨石既没有减速,也没有与大气燃烧减速,所以才形成了如此巨大的撞击坑。此外,阿波罗11号的着陆点,远处还有巨大的环形山。

月球上面是有一层厚厚的月壤,呈浅灰色。但是,他们还是能够反射明亮的月光。这也我们晚上能够借助月光前行的原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么国旗杆和岩石的影子方向不一样,因为月球上的各种“凸起”都会反光。国旗为什么在摇晃,这不是“L”型旗杆晃动的原因,因为往月壤里面插入旗杆后,旗杆就会被固定。原因在于国旗是铝箔制作的,所以展开后,国旗一直都是皱皱巴巴的。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安插旗杆导致的晃动会在国旗上持续很久。

为什么要采用铝箔呢,为了让国旗更长久地保存。并且铝箔比布制的国旗更轻,高档的国旗面料还有有重量的。国庆在登月舱上是卷起来的,这样可以节省空间。月球上白天温度127摄氏度,晚上温度负183摄氏度,布制国旗是无法保存的。有人说月球上没有大气的遮挡,所以应该可以看见很多星星才对。但是,无论你去看神舟飞船的舱外行走,还是电影《太空救援》,太空都一片黑夜(除了太阳光)。这是因为相机不是人体。如果相机要能够拍摄星光,就需要连续曝光,但是,阿波罗宇航员使用的哈苏胶卷相机没有长时间的曝光能力(其照片上有很多“+”)。

1969年7月21日,4时7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陆月球,他们乘坐登陆舱的上部分回到月球轨道,和服务舱、指令舱对接。因为登陆舱的上部分发动机采用的是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这种燃料燃烧是没有颜色的。同样在降落的时候也没有。因为是软着陆,所以登月舱就没有在月球表面留下浅坑,发动机火焰仅仅是把月壤吹向了四周。这也是登陆舱周围的月壤像“翻过”一样的原因。当然在登陆舱周围的脚印也是最多的。

上文提过了月球上极端的环境,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停留21小时18分钟,所以肯定经历了月球的昼夜变化,那么登月车的轮胎为什么是橡胶的呢,因为很简单,这只是视觉误差。月球车的轮胎的里面说铝合金弹性框,外面是镀锌的合金网包裹,最外面是V形的钛合金防滑片。正是这样设计,月球车才行驶了20公里。最后一点,是地球周围的范艾伦辐射带,有人认为这个辐射带的会给宇航员带来致命危险,但是,NASA的科学家最终发现,飞船的速度和外壳足以安全穿越范艾伦辐射带!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