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战舰第一次访美纪实:抵达目的港口时 舷号已被打掉一半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利刃号

利刃/纵横论

1986年美军派出以一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为首的舰队访问中国,按照国际惯例,中国海军需要派出同等级别的军舰对美国进行回访。然而,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海军实力仍然贫弱,毫不夸张地说那时中国海军的作战序列中很难拿出和美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平级的军舰,怎么派军舰对美国进行回访就成了一个大难题。

(051还是太小)

当时,海军最先进的军舰当属051级驱逐舰,这种驱逐舰虽然代表着那时海军的最高水平,但是美国的评价是"这是一艘古董级军舰"!如果派出051进行访问,实在是拿不出手有失颜面,光是其3000吨的排水量,就不能和美军近万吨的巨舰媲美。在多次挑选之后,中国海军看中了当时刚刚服役的远洋训练舰——679型航海训练舰。这种军舰虽然并非作战军舰,但是其排水量达到4500吨,满载排水量足足有6000多吨,在中国海军中算是庞然大物,因此被选定作为对美国回访的舰艇。

对于当时的中国海军来说,远渡重洋抵达美国进行访问,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此之前,中国海军的军舰从来就没有进入过西半球,航行上万公里的记录也没有,单舰远洋航行也属首次。正是集结这么多首次于一体,这艘远洋巡逻舰被命名为郑和号,舷号81号,寓意郑和下西洋一样开创新的外交关系,而81则是代表着中国军队。

(郑和号)

只不过,这一路上"郑和号"的旅途并不平坦。首先是远海航行遭遇台风不得不绕路,随后是太平洋上进行补给作业时出现输油管破裂的事故。最重要的是,缺乏远洋航行经验的中国海军在大洋航行时,饱受风浪的困扰,对军舰的维修维护非常艰难。当这艘远洋巡逻舰不远万里抵达美国港口的时候,其黑色的81舷号已经被抹掉了一半,这充分显示了深海航行时大风大浪的威力。

如果说舷号被海浪磨掉只是伤了面子,那么返航时郑和号与美国军舰的遭遇则更是惊险。当时,美国海军"奥尔登多夫"号驱逐舰和郑和号在海上相遇。前者为表现友好,加速追上之后并排航行,舰长还令水兵站在军舰甲板上列队敬礼。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郑和舰由于风浪较大以及操舵士兵的目光也看向"奥尔登多夫"号,导致整个军舰也向美国军舰的方向迫近。最近的时候,两艘军舰距离不过10米!所幸,美国驱逐舰发现情况反应迅速,立即开足马力脱离航线,拉开了和郑和号的距离,这才避免了意外的相撞。

(大浪中的美军驱逐舰)

中国海军第一次访问美国就是以这样一个插曲告终的,不得不说接连发生的意外虽然有偶然,但也有中国海军缺乏经验带来的必然。如今的中国海军已经积累了不少走向大洋的经验,对美国的访问不但不缺先进的军舰,也不再缺乏经验了。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