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传统模式,世界首款俄装甲支援车亮相,成最强火力支援

军迷圈官微
文|小康视野
从设计特点与功能定位来说,坦克与装甲车有着本质区别,最明显的就是履带与车轮传动方式的迥然不同。不过,俄罗斯军工科研人员却打破了这种传统模式,研发出世界首款装甲支援车——"终结者"系列。据悉,这款装甲支援车以T-72主战坦克的底盘,加上装甲车的标配机枪、机炮、榴弹发射器、反坦克导弹等武器系统,可以说兼具了"矛"与"盾"的优势,在机动性、越野能力、火力输出等各个细节方面都达到了平衡,成为陆战中步兵最强的火力支援装备。在经过一系列测试和实战中,"终结者"系列也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成为俄罗斯陆军新一代王牌陆战装备。

事实上,早在前苏联时代,实力强大的苏军就在总结实战经验中萌发了研制"坦克支援车"的想法。在上世纪80年代的阿富汗战争中,苏军的装甲部队在阿富汗的山地中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威力。阿富汗游击队凭借地形优势展开游击战,频频使用火炮及单兵反坦克导弹击毁苏军装甲车。基于此,苏联国防部正式确立了"坦克支援车"的研发项目,以T-72主战坦克底盘为基础加装了无人炮塔,为其配备2A72型30mm机关炮与PKT型7.62mm机枪,并加装了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经过这一系列魔改,既不是坦克也不是装甲车的这款"坦克支援车"不仅防御能力大大增强,全方位的射界与火力压制优势也充分体现出来,可以配合坦克进行机动突防与火力支援。不过,该研发项目刚刚收获成果,苏联就正式解体。此后,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俄军在车臣战争中吃尽苦头,才再次重启"坦克支援车"项目。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此前俄军装备的"终结者"-1和"终结者"-2坦克战斗支援车,依然采用了前苏联时期的2A42型30毫米机关炮。之所以保留了这一设计特点,正是考虑到该款机关炮仰俯角大的优势,能够在城市巷战中对高楼工事甚至低空目标进行打击。不过,这两款战斗支援车在被投放到叙利亚战场后,却暴露出火力强度不够、穿甲能力(包括打击重型防御工事)薄弱的缺点。在此基础上,全面升级的第三代"终结者" 坦克战斗支援车首先就在武器系统上进行了优化。在配备57毫米自动火炮之后,"终结者"-3甚至可以彻底摧毁钢筋混凝土工事和各种装甲目标。根据俄罗斯军方技术人员透露,"终结者"-3在配备新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后,正面穿甲厚度高达200毫米。这也意味着,即便是在3000米之外,"终结者"-3也能正面击穿现役各款轻型装甲车辆。即便是对战三代主战坦克,"终结者"-3也能对其侧面薄弱装甲造成致命伤害。

不仅如此,即便是面对装甲战车传统意义的"杀手"对地攻击机及武装直升机,"终结者"-3也具备一战之力。根据俄罗斯国防工业部门的人员介绍,"终结者"-3在防空装备方面配备了可变轨迹的防空导弹,除了自动化程度高之外,也可以进一步加强打击低空飞行目标的能力。不过,对于俄罗斯方面这一说法,很多军事专家并不认同。在他们看来,以现代战机的飞行速度与机动性来看,即便是低空飞行,"终结者"-3也仅仅能够对一些小型无人机造成威胁。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目前俄军并没有大规模列装"终结者"-3,但却很早就确立了将其投入国际军售市场的计划。特别是一直以来,"终结者"系列始终坚持采用T-72底盘,除了控制成本的因素之外,主要就是为了出口考虑。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依然装备大量T-72坦克,仅需低成本的改装升级就能摇身一变,成为性能更出众的"终结者"。毫无疑问,这样的成本预算优势,让很多国家都成为了俄罗斯的潜在客户。据悉,除了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之外,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传统北约国家都对新型坦克支援战车产生浓厚兴趣。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