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美军MQ25无人加油机是3大创新技术的开山之作,我国发展怎样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伽利略视野

美国海军催生的MQ25黄貂鱼舰载无人加油机,无疑是无人机家族中的一个全新技术类别。从侦察、作战型向空中加油型转变,也是美国海军实用观念的转变。全新版本的MQ25A只强调两个关键性能参数:一是航母适应性,要求能够在航母上起飞和拦阻着舰。二是任务加油能力。毕竟现在,在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编队中,只有“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的伙伴加油能解决有无问题。借助MQ25无人加油机,“超级大黄蜂”的作业半径将从450海里扩大到650海里或更高。在美国海军深感寒意的“反介入”威胁笼罩下。舰载机作战半径的急剧增大,就意味着美军航母编队攻击防御能力的彻底增强。

超级大黄蜂伙伴加油

但是现实是骨感的,MQ25是加油机、无人机、舰载三大新技术“技术集成”而诞生的一种新型无人机,也可以理解为加油机技术向无人机的“迁移”。这些技术以前是没有的,而且突破起来困难重重。但未来无人机的发展必将出现更多这样的“融合”和“迁移”,因此是必须要解决的。例如,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机载雷达将越来越大,并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新一代的战略预警平台。小型无人机大编队飞行也将实施“蜂群”式侦察攻击。美军MQ25无人加油机是3大创新技术的开山之作,我国发展怎样。

专业舰载加油机空中加油

MQ25吸引了技术层面的太多关注。与攻击无人机相比,这种全新的无人机看似是第二梯队的加油机,但实际上技术难度更难一些,将是无人机技术的一次大飞跃。作为航母舰载机无论是设计还是着陆技术都是太大的挑战,舰载机能够在航空母舰上起降是必须的。但有人固定翼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降是“刀尖上的跳舞”。那么MQ25作为舰载机设计和更高水平的自主起降都是全新的技术挑战。因此MQ25无人加油机上凝聚的全新技术是弥足珍贵的。

MQ25黄貂鱼舰载无人加油机起降测试

MQ25的技术“分解”之后,无人机和有人机编队、自主加油、自动起飞着陆等“子”技术都是美国十几年用以验证、积累和创新的。与此同时,这些“子”技术正在悄然扎根,并正在向自主加油、自动着陆等全新领域迁移和融合。在它们前面的基础是代码行中描述的指令,以及由指令链接的“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深深注入这些无人机的灵魂中。

MQ25黄貂鱼舰载无人加油机示意图

展望无人机的未来发展,如同历史上其他技术革命一样摧枯拉朽。技术门槛将越来越高。目前,无人机技术在许多国家甚至谈不上“有基础”,螺旋式发展、技术迁移和整合一体化更是无源之水。最终,高端无人机技术将垄断在极少数“国家”手中。

MQ25舰载加油机

我国迫切需要一种舰载的无人加油机。目前我国航母上加油作业由歼15战斗机担任,占用的飞行时长约为总时长的20%到30%,这样一来,本就不多的24架机队就只能再砍掉1/3,如果再考虑到妥善率,那么辽宁舰和山东舰可用于攻防作战的战斗机就只能略多于10架。

歼15加油吊舱

专业无人加油机可以释放更多战斗机投入作战。一旦舰载无人机自主加油、自动着舰技术得到突破,我国类似MQ-25黄貂鱼的无人加油机就会应运而生,后面的舰载无人攻击机就更是水到渠成。我们期待自主加油、自动着舰技术的成熟。

疑似我国舰载无人机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